中医八大学派之伤寒学派:始于东汉名医张仲景独以六经辨证而奠定辨证论治方法所著《伤寒论》,其围绕其而探讨张仲景论治伤寒(古代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的学说和辨证论治规律,以及研究张仲景本人、《伤寒论》版本流传的一批医学家。 《伤寒论》该书最早的编辑者是晋代的王叔和,他尤其重视从治法研究《伤寒论》。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才得见张仲景的著作,他在六经分类条文的基础上,又采取突出主方,以方类证的办法整理《伤寒论》,以利临床验用。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论》为学者提供了定本,整理者之一的林亿,率先提出《伤寒论》113方、397法之说;朱肱《类证活人书》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就是足三阳、足三阴六条经络,这种以经络论六经的见解最先触及了《伤寒论》六经实质这一重要问题。 金代的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一书研究《伤寒论》厥功甚伟,首次博引《内经》诸说,以释仲景辨证施治的道理,开引经析论、以经解经的研究法之先例。 明代开始派生许多流派,代表性的一是“错简重订派”, 对王叔和、成无己持非议态度,明末的方有执推出了“错简”说,清初喻嘉言附和“错简”说,将方有执的主张又演为“三纲鼎立”说;二是“维护旧论派”, 明末清初张遂辰及其弟子张志聪、张锡驹与错简派针锋相对。 清代的柯韵伯以方类证,清代的钱潢和尤在泾(著《伤寒贯珠集》)以法类证,沈明宗、包诚等则主张分经类证 近现代风头狠劲的火神派,也是脱胎于上海学派的。以其派创立者郑钦安、云南中医学院首任院长吴佩衡、有“祝附子”之称的祝味菊、尤以舌诊见长且善用经方的范中林、有“唐火神”之称的范中林底子唐步祺等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