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剂

2019-10-30 11:35|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916| 评论: 0

摘要: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和解剂原为治疗伤寒邪入少阳而设,少阳属胆,位于表里之间,既不宜发汗,又 ...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和解剂原为治疗伤寒邪入少阳而设,少阳属胆,位于表里之间,既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最为适当。然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及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及胆,且肝胆疾病又可累及脾胃,导致肝脾不和;若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又可导致肠胃不和。故和解剂除和解少阳以治少阳病证外,还包括调和肝脾以治肝郁脾虚、肝脾不和证:调和肠胃以治肠胃不和证。所以本章方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三类。

  和解剂组方配伍较为独特,往往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照顾全面。此为本类方剂的优势所在,也是其应用范围较广.主治病证较为复杂的原因。

   然而,和解剂毕竟以祛邪为主,纯虚不宜用,以防其伤正,且因兼顾正气,故纯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常用柴胡或青蒿与黄芩相配为主组方,兼有气虚者,佐以益气扶正之品,并防邪陷入里;兼有湿邪者,佐以通利湿浊之品,导邪下泄。代表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等。

  调和肝脾

  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因脾虚,营血不足,肝失疏泄而致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常用疏肝理气药如柴胡、枳壳、陈皮等与健脾药如白术、茯苓等配伍组方。代表方如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

  调和肠胃

  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证。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常用辛温药与苦寒药如干姜、生姜、半夏、黄连、黄芩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共选正方8首,附方11首。按功用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

1.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主治伤寒少阳病而致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主证。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湿热之邪郁阻少阳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苔腻微黄等。达原饮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主治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之证,症见憎寒壮热、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苔垢腻或舌质红、苔白厚如积粉等。

2.调和肝脾  四逆散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主治阳气内郁而致手足不温,以肝脾不和所致的胁肋脘腹疼痛等症。逍遥散治证由肝郁血虚及脾弱所致,而以肝郁血虚主,其功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两胁作痛、头痛目眩、神疲食少、月经不调等。痛泻要方补脾柔肝,而以治脾为主,主治脾虚肝旺所致的痛泻。

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中气虚弱、寒热错杂于中焦而致的痞、呕、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