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共45穴之中22穴)(8) 头维 Tóuwéi[定位]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解剖]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 [主治] 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1寸。 [附注] (1)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2)《甲乙》禁不可灸。 (9) 人迎 Rényíng[定位] 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解剖] 有颈阔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 [主治] 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配伍] 配大椎、太冲治高血压。 [刺灸法]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附注] (1)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2)《甲乙》:禁不可灸。 (10) 水突Shǔitū[定位]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解剖] 有颈阔肌,在甲状软骨外侧,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上腹的交叉点;外侧为颈总动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配伍] 配天突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直刺0.3~0.8寸。 (11) 气舍 Qìshě[定位] 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解剖] 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起始部;有颈前浅静脉,深部为颈总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舌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 咽喉肿病,气喘,呃逆,瘿瘤,瘰疬,颈项强。 [配伍] 配水突治瘿瘤。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本经气舍至乳根诸穴,深部有大动脉及肺、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刺。 (12) 缺盆 Qūepén[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阔肌,肩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配伍] 配肺俞治咳嗽。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附注] 《图翼》:孕妇禁针。 (13) 气户 Qìhù[定位]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下方,胸大肌起始部,深层上方的锁骨下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外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为锁骨上神经,胸前神经分支分布处。 [主治] 咳嗽,气喘,呃逆,胸胁支满,胸痛。 [配伍] 配肺俞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4) 库房 Kùfáng[定位]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一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减及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 [配伍] 配屋翳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5) 屋翳 Wūyì[定位] 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乳痈。 [配伍] 配天宗治乳痈。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6) 膺窗 Yìngchuāng[定位] 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第三肋间隙,有胸大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痈。 [配伍] 配屋翳治乳痈。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7) 乳中 Rǔzhōng[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附注]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18) 乳根 Rǔgēn[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胸大肌下部,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主治] 咳嗽,气喘,呃逆,胸痛,乳痈,乳汁少。 [配伍] 配少泽、膻中治乳痈;配少泽、足三里治乳少。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9) 不容 Bùróng[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探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主治] 呕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胀。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病。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20) 承满 Chéngmǎn[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布;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主治] 胃痛,吐血,食欲不振,腹胀。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 (21) 梁门 Liángmén[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 [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配伍] 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22) 关门 Guānmén[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 [配伍] 配足三里、水分治肠鸣腹泻。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23) 太乙 Tàiyǐ[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其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胃病,心烦,癫狂。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24) 滑肉门 Huáròumén[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胃痛,呕吐,癫狂。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25) 天枢 Tiānshū[定位]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配气海治绕脐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便秘、泄泻。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1)大肠的募穴;(2)《千金》孕妇不可灸。 (26) 外陵 Wàilíng[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腹痛,疝气,痛经。 [配伍] 配子宫、三阴交治痛经。 [刺灸法] 直刺1~1.5寸。 (27) 大巨 Dàjù[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 [配伍] 配中极、次髎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1~1.5寸。 (28) 水道 ShuǐDào[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不孕,疝气。 [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治痛经、不孕。 [刺灸法] 直刺1~1.5寸。 (29) 归来 Guīlái[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在腹直肌外缘,有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 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配三阴交、中极治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1~1.5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