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足太阳膀胱经(共67穴之次前12穴)

2020-5-16 14:35| 发布者: 中国文化| 查看: 544| 评论: 0|来自: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

摘要: 通天、络却 、玉枕 、天柱、大杼(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风门(胃经与督脉交会穴)、肺俞(肺的背俞穴)、厥阴俞(心包背俞穴)、心俞(心的背俞穴)、督俞 、膈俞(血会膈俞)、肝俞(肝的背俞穴) ... .. ...

(7) 通天 Tōngtiān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

[配伍] 配迎香、合谷治鼻疾。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8) 络却 Luòquè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解剖] 在枕肌停止处;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配伍] 配风池治头晕。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9) 玉枕 Yùzhěn

[定位]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解剖] 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项痛,目痛,鼻塞。

[配伍] 配大椎治头项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10) 天柱 Tiānzhù

[定位] 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

[主治] 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

[配伍] 配大椎治头痛项强。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11) 大杼 dàzhù

[定位]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配伍] 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1)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2)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12) 风门 fēngmén

[定位]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深层为最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配伍] 配肺俞、大椎治咳嗽、气喘;配合谷治伤风咳嗽。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13) 肺俞 fè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配伍] 配风门治咳嗽喘;配合谷、迎香治鼻疾。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肺的背俞穴。

足太阴膀胱经穴

(14) 厥阴俞 juéyī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正当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四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咳嗽,心痛,胸闷,呕吐。

[配伍] 配内关治心痛、心悸。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 心包背俞穴。

(15) 心俞 Xī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配伍] 配巨阙、内关治心痛、惊悸;配内关、神门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心的背俞穴。

(16) 督俞 Dū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六或第七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六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配伍] 配内关治心痛、胸闷。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17) 膈俞 Gé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布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七或第八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七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配伍] 配内关、足三里治呕吐、呃逆;配足三里、血海、肓膏治贫血。

[刺灸法] 斜刺0.5之0.8寸。

[附注] (1)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2)参考资料:据报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免的贫血状态(红细胞在400万/mm’以下,血红蛋白在65两以下),针刺“膈俞”、“膏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大提前纠正了贫血状态,迅速恢复正常。

(18) 肝俞 Gā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九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配伍] 配支沟、阳陵泉治胁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肝的背俞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