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足少阳胆经(共44穴之后13穴)

2020-5-16 13:54| 发布者: 中国文化| 查看: 516| 评论: 0|来自: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

摘要: 中渎、膝阳关、阳陵泉 、阳交(阳维脉郄穴)、外丘(胆经郄穴)、光明(胆经络穴)、阳辅(胆经经穴)、悬钟(髓会)、丘墟(胆经原穴)、足临泣(胆经输穴,通带脉)、地五会、侠溪(胆经荥穴)、足窍阴(胆经经穴 ...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足少阳胆经(共44穴之后13穴)


(32) 中渎 Zhōngdú

[定位] 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解剖] 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 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

[配伍] 配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足三里治中风后遗症、下肢瘫痪及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

(33) 膝阳关 Xīyángguān

[定位] 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解剖] 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 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配伍] 配环跳、承筋治胫痹不仁;配血海、膝关、犊鼻、丰隆、曲池、合谷治膝关节炎。

[刺灸法] 直刺0.8~1寸。

(34) 阳陵泉 Yánglíngquán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主治]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配伍] 配曲池治半身不遂;配日月、期门、胆俞、至阳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配足三里、上廉治胸胁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足少阳胆经穴

(35) 阳交 Yángjiāo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解剖] 在腓骨长肌附着部;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 胸胁胀满疼痛,面肿,惊狂,癫疾,瘈疭,膝股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支沟、相应节段夹脊穴治带状疱疹之神经痛;配阳辅、绝骨、行间、昆仑、丘墟治两足麻木;配环跳、秩边、风市、伏兔、昆仑治风湿性腰腿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风半身不遂之下肢瘫痪、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阳维脉郄穴。

(36) 外丘 Wàiqiū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解剖] 在腓骨长肌和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颈项强痛,胸胁痛,疯犬伤毒不出,下肢痿痹,癫疾,小儿龟胸。

[配伍] 配腰奇、间使、丰隆、百会治癫痫;配环跳、伏兔、阳陵泉、阳交治下肢痿、痹、瘫;配陵后、足三里、条口、阳陵泉治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郄穴。

(37) 光明 Guāngmíng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解剖]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配伍] 配肝俞、肾俞、风池、目窗、睛明、行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络穴。

(38) 阳辅 Yángfǔ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解剖]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配伍] 配陵后、飞扬、金门治下肢痿痹瘫之足内翻畸型。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胆经经穴。

(39) 悬钟 Xuánzhōng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解剖] 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腋下肿。

[配伍] 配内庭治心腹胀满;配昆仑、合谷、肩髃、曲池、足三里治中风、半身不遂;配后溪、列缺治项强、落枕。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八会穴~~髓会。

(40) 丘墟 Qiūxū

[定位] 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 在趾短伸肌起点;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

[配伍] 配昆仑、绝骨治踝跟足痛;配中渎治胁痛;配大敦、阴市、照海治卒疝;配日月、期门、肝俞、胆俞、阳陵泉、腕骨治黄疸、胆道疾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原穴。

足少阳胆经穴

(41) 足临泣 Zúlínqì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

[配伍] 配三阴交治痹证;配三阴交、中极治月事不利。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

(42) 地五会 Dìwǔhuì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配伍] 配耳门、足三里治耳鸣、腰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43) 侠溪 Xiáxī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之趾背侧神经。

[主治] 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疟疾。

[配伍] 配太阳、太冲、阳白、风池、头临泣治眩晕、偏头痛、耳鸣耳聋、目外眦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胆经荥穴。

(44) 足窍阴 Zúqiàoyīn

[定位] 在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侧动、静脉和趾跖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背侧神经。

[主治] 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热病。

[配伍] 配太冲、太溪、内关、太阳、风池、百会治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等;配阳陵泉、期门、支沟、太冲治胆道疾患;配水沟、太冲、中冲、百会、风池急救中风昏迷。

[刺灸法] 直刺0.1~0.2寸;可灸。

[附注] 胆经经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