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朱砂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Cinnabar,主含硫化汞(HgS)。该药材呈朱红色,常为砂粒状,故名朱砂。 【药材历史考证】朱砂,原名丹砂,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朱砂一名的始载本草《名医别录》云:“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生符陵山谷。”《本草经集注》云:“此化为汞及名真朱者,即是今朱砂也,……符陵是涪州(今四川省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地),接巴郡(今四川省境内)南,今无复采者。乃出武陵(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地)、西川(今四川省成都平原及其以北以西地区)诸蛮夷中,皆通属巴地,故谓之巴砂。《仙经》亦用。越砂,即出广洲、临漳者。此二处并好,惟须光明莹澈为佳。如云母片者,谓之云母砂。如樗蒲子、紫石英形者,谓之马齿砂,亦好。”《本草图经》曰:“今出辰州(今湖南省沅陵一带)、宜州(今广西宜山一带)、阶州(今甘肃武都一带),而辰州者最胜,谓之辰砂。生深山石崖间,土人采之,穴地数十尺,始见其苗,乃白石耳,谓之朱砂床。砂生石上,其块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状若芙蓉头、箭镞。连床者紫黯若铁色,而光明莹澈,碎之崭岩作墙壁,又似云母片可折者,真辰砂也。无石者弥佳。“《本草衍义》曰:“辰州朱砂,多出蛮峒。锦州界狺獠峒老鸦井。其井深广数十丈,先聚薪于井,满则纵火焚之。其青石壁迸裂处,即有小龛。龛中自有白石床,其石如玉。床上乃生丹砂,小者如箭镞,大者如芙蓉,其光明可鉴,研之鲜红。砂泊床,大者重七八两至十两者。”《本草纲目》曰:“丹砂以辰(辰水,在今湖南省西部)、锦(锦江,在今贵州省东部)者为最。麻阳(今湖南省西部、沅江支流辰水流域)即古锦州地。佳者为箭镞砂,结不实者为肺砂,细者为朱砂。色紫不染纸者为旧坑砂,为上品;色鲜染纸者为新坑砂,次之。”根据以上本草记载考证,与本品相符。 【矿物形态鉴定】辰砂Cinnabar: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晶体为厚板状或菱面体,有时呈极不规则的粒状集合体或致密状块体出现。为朱红色至褐红色,有时带铅灰色。条痕红色。具金刚光泽。硬度2~2.5。易碎裂成片,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断口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相对密度8.09~8.2。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气微,无味。 【药材显微鉴定】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为蓝灰色;内反射为鲜红色;偏光色颜色常被内反射掩盖,偏光性显著;反射率27%(伏黄)。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2.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一硝酸(3:1)的混合溶液2ml使溶解,蒸干,加水2ml使溶解,滤过,滤液显汞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 【生境分布】呈矿脉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产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主产贵州铜仁和婺源、湖南晃县、四川西阳;云南、广西、湖北亦产。销全国,并出口。 【采集加工】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将凿碎的碎石放在直径约尺余的淘洗盘内,左右旋转之,因其比重不同,故砂沉于底,石浮于上。除去石质后,再将朱砂劈成片、块状。 【饮片炮制】朱砂粉取朱砂用磁铁吸去铁屑,或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性能功用】甘,微寒;有毒。归心经。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内服:0.1~0.5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本品有毒,不宜大量久服。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