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

2020-5-12 17:05| 发布者: 中医世家| 查看: 514|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摘要: 《中国药典》:茵陈拼音Yīn Chén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 ...
《中国药典》:茵陈 拼音Yīn Chén 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性状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 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 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 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 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 ,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炮制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备注(1)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 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 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摘录《中国药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