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切制

2020-5-13 10:26| 发布者: 中医世家| 查看: 717| 评论: 0

摘要: 切制在中药炮制中,应用最为广泛。一般的中药都需用刀切成片、段、丝、块,使药物达到配方的要求。这些方法大多在修制和水制后进行。要求饮片清洁卫生,无尘土灰渣无霉变,无虫蛀,无其他杂物。一、切制的目的(1) ...

切制在中药炮制中,应用最为广泛。一般的中药都需用刀切成片、段、丝、块,使药物达到配方的要求。这些方法大多在修制和水制后进行。要求饮片清洁卫生,无尘土灰渣无霉变,无虫蛀,无其他杂物。

中药切制

一、切制的目的

(1)增大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积。药物经切制后,随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与溶剂的接触面积,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2)便于炮制。因药材表面积增大,可使药材充分受热和接触辅料,达到炮制的目的。

(3)便于配方称量,易于粉碎。

(4)便于保管贮藏。

二、切制规格

饮片切制规格,根据药材的不同情况,分为下列几种类型的切制品,根据药物的特点进行切制:

(1)根及根茎类:质地坚硬的切薄片(0.2~0.5分厚),如白芍;质地疏松的切厚片(0.5~2分厚),如沙参;形体细长的切段(2~5分长),如茅根。

(2)全草类:茎较粗硬的切较短的段(2~3分长),如藿香;茎叶细软的切较长的段(3~5分长),如蒲公英。

(3)茎及树枝类:质地坚硬的切较薄的斜片(约0.5分厚),如桂枝;质地较疏松的切较厚的斜片(约1分厚),如藿香梗。

(4)叶类:叶片大有韧性的切较宽的丝(约3~5分宽),如竹叶、枇杷叶;叶片短小或易碎的不需切,或揉碎,如泻叶、冬桑叶。

(5)果实种子类:质硬体大的切薄片(0.2~0.5分厚),如槟榔;体积小的捣碎,如苏子。

(6)树皮、果皮类:质硬而厚的切较细的丝(约1分宽),如厚朴;质地疏松的切块(大方块约1方寸),如橘红;体薄的切较粗的丝(约2分宽),如瓜蒌皮。

(7)花类药材一般不切。

根据炮制需要进行切制的:①适应蒸制需要的根类药材,切丁块(约5分),如熟大黄、制首乌;②适应炒制需要的皮类药材,切大方块(约1方寸),如杜仲;③适应炒制需要的胶类药材,切小丁块(约3分),如阿胶。

三、切制方法

切制饮片,首先要把刀具调理好,要求刀刃锋利,以适应切制需要。刀具调理好以后,还要掌握好切制的方法。切药时坐位和姿势要适当,应侧着身子坐,右手持刀,左手握药,向刀刃方向运送,左右手要互相配合。切药根据药材特点,分把切与单切两种。把切适合切制长条形药材,一般切成片、丝、段的形状;单切适合切制块状或球形的药材,多切成片或块的形状。在切制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每切完手中药材时,必须把刀关上,以防发生刀伤事故;②切含纤维、淀粉较多的药材时,必须经常用油帚擦刀刃,使其滑利;切含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时,须经常用水帚擦刀刃,以防粘腻;③经常检查刀栓,当刀栓上磨有深痕时,即应更换;同时,刀栓的小头须用木块嵌紧,以防刀栓磨断和滑落。

机器切制可代替体力劳动,同时效率高,这是发展方向。

切制方法除切片以外,还有劈片、捣碎、碾粉、锉末、研乳等几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1)切:如细辛、鹅不食草、牛膝、马勃、化红、鸡冠花等。

(2)劈:将大块木质类药材用刀劈成小块或薄片,便于配方和煎出有效成分,如苏木、降香、檀香、松节等。

(3)捣:有些体小结实的药物,不能切片,不易煎出有效成分,须用碾槽碾碎,或用石臼捣碎入药;芳香性或富有油质的药物,宜临用时捣碎,以免挥发、走油影响疗效,如砂仁、草豆蔻、毕澄茄、火麻仁、郁李仁、荔枝核等。

(4)碾:矿物药材、部分树脂、木质及其他坚硬药材,须用碾槽碾成细粉,过80目或100目筛,便于制剂和服用,如血竭、赤石脂、琥珀、沉香、三七等。

(5)锉:角类药材以及其他坚韧的动、植物药材,不易切片的,用锉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如:犀角、羚羊角、马宝等。

(6)研乳:将少量的贵重药物置乳钵内研细,便于制剂,减少损耗,增强疗效,如猴枣、牛黄等。

四、切制操作注意事项

中药的切制操作是依据药物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药物的质地有软有硬,操作处理也就不同。一般要经过如下步骤,即“整理”、“洗”、“浸泡”、“润”、“干燥”。这几个步骤中以“润”较为重要。润得太软或太硬都不能切好。我们经验:切药是“七分润工”,“三分切工”。另外,操作时还应注意,如切猪苓时,若不拣去石子就要损坏刀片;黄芪切片后不宜晒干,要用木炭火烘干,则可保持色、香、味;晒干即会变色、失香与差味。

五、干燥

药物切片后,要注意干燥,保持色、香、味。因为色、香、味是否俱存与药物的质量好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烘、焙、摊、晒是否适宜,是保证色、香、味齐备,提高药物质量的关键。由于各种药物的性质大不相同,又各有其特点,现将不同性质的药物及干燥方法,归纳分述如下:

(1)粘性类:粘性类的药物如天冬、玉竹等含有粘性液质,这类药物片子不易干燥、极易发粘,如用微火焙烘,原汁不断外渗,会降低质量,故宜用中火烘焙,促使外皮迅速硬结,内部所含原汁不向外渗。烘焙时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深,过久过干都会使色变枯黄,原汁走失,影响质量,故一般的药物烘至九成即可。掌握干燥的程度,只要用手摸之觉得烫不粘手为度。中火干燥要注意勤翻,防止枯焦,如有烈日可晒干到九成即可。

(2)芳香类:芳香类药物如荆芥、薄荷、香薷等,保持香味十分重要。因为香与质量有密切的关系,香味浓质量好。为了不使香味走散,切后宜薄摊阴凉通风干燥处。如太阳光不太强烈,也可晒干,但不宜烈日曝晒,否则温度过高会挥发香气,色也随之变黑。如遇阴雨连绵天气,药物快要发霉,也只能是用微火烘焙,决不能用大火,以免温度过高香散色变,降低药物的效能。

(3)粉质类:粉质类就是含有淀粉质的药物,如山药、浙贝母等。这些药物的饮片若不干燥,极易发滑、发粘、发霉、发馊而变质,必须随切随晒。由于这些药物易脆易碎,故在日晒操作中,动作要轻。如天气不好,也只能用微火烘焙。若火力过大,会烘成外色焦黄。

(4)油质类:油质类药物如当归、怀牛膝等,这类药物极易走油,如烘焙,油质就会溢出表面,色也随之变黄。火力过火,更会先油后枯影响质量,故宜日晒。若遇阴雨连绵,也只能用微火烘焙,同时要防焦防黑。

(5)色泽类:色泽类药物如桔梗、浙贝母、泽泻、黄芪等。这些药物色泽很重要,含水量也不宜过多。白色类的桔梗、浙贝母宜用日晒,越晒越白;黄色类的泽泻、黄芪,如日晒则会毁色,故宜用木炭微火烘焙,且可保持黄色,增加香味,但不宜用大火,以防焦黄。

(6)须根类:须根类药物如白薇、龙胆草、紫菀等,此类药物饮片短小、水分足、不透气、容易结成团块,宜切后即时摊晒,注意薄摊勤翻,使之空气流通,挥发水分,以防霉变。如遇阴雨天气,可用中火烘焙,力求快干,但要专人注意翻动,以防燃烧。

(7)根皮类:根皮类药物如黄柏、厚朴等,此种药物虽然不易霉变,但也不能麻痹。尤其是阴雨天气,宜多摊、多晾,可晒,可烘。

(8)草叶类:草叶类药物如仙鹤草、泽兰、竹叶、地丁草等。此类药物一般叶多梗少,浸润后含水量多,容易结饼,最好叶梗分开,薄摊曝晒勤翻,不宜火烘,以防燃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中药修制下一篇:中药水制法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