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治疗需要,在临床上依照施灸材料、施灸方法和温度高低的不同,可分为各类灸法。依照施灸材料分类:有艾灸法、药艾灸法、药锭灸法、电热灸法和其他材料灸法。 (一)艾灸法:用单纯艾绒施灸。 1.艾条的制作和应用 用粗制艾绒卷成长20公分、直径1.2公分的圆柱状的艾卷(艾条),每支艾卷重约10克,可燃烧1小时左右。是灸法中常用的一种材料。 其相对温和,一般不会对皮肤形成灼伤。用法据与皮肤距离分为实按灸和悬起灸两类,具体见艾条灸法。 2.艾炷的制作和应用 将艾绒用拇、食二指搓成纺锤状,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紧置于平板上用力压紧,即成艾炷。艾炷上尖下圆,呈圆锥形,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艾炷如蚕豆大,中艾炷如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大。 每烧一个炷,称为一壮。 施灸时壮数与艾炷大小,应根据病情需要、施灸部位和方法,以及病人体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来说,体质强壮者,宜用大艾炷,壮数较多;体质虚弱者,宜用小炷,壮数较少。阳虚、寒证,宜大艾炷,壮数多;阴虚、热证,宜小艾炷,壮数少。肌肉丰厚宜大、中艾炷,多灸;肌肉菲薄处宜小艾炷,少灸。头面部宜小艾炷,灸壮较少;躯干部宜中、大艾炷,灸壮较多。 (二)药艾灸法:则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施灸,如太乙神针等药物艾条灸。 药物艾卷,指用艾绒掺和一定的药物粉末卷制而成的直径约1公分左右的艾卷。古代有两种药物配方,用人参、参三七、肉桂、乳香、没药散、麝香等十六种药物的配方制成的药物艾卷名“太乙神针”;
用沉香、木香、乳香、麝香等七种药物的配方制成的药物艾卷名“雷火神针”。治疗时点燃其一端,间隔数层布,按置在穴位上,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虽有一定疗效,但所用药品价格较贵,故又重新研究其实际价值,或改良其处方,制成新的简、便、验、廉的药物艾卷应用。
(三)药锭灸:是用芳香类药物(麝香、冰片等)和易燃药物(硫磺等)混合研末,制成锭剂施灸。古代称之为阳燧锭灸,常用蟾酥、朱砂、川乌、草乌、白僵蚕等研末,加入微火烊化的硫磺之中搅匀,再加入麝香、冰片少许,收贮备用。同时,先用红枣擦施灸处,然后取约甜瓜子大药锭(上尖下平)一枚,置于皮肤上,以灯草蘸油点燃,灸5~7壮(枚)。局部起小泡者,以消毒针刺破,外敷保护。主治痈疽流注久不消、内溃不痛之阴证。
(四)电热灸法:采用特殊的电灸器施灸。 用特制的电灸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或远红外线施用于穴位的一种灸法。随着现代灸法的发展,目前常用的电灸器有吹风式和可控温度式电灸器两种。电热灸也适合于其他灸法的适应症。 (五)其他材料灸法,包括灯火灸、黄蜡灸等,是以除艾叶以外的易燃物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的施灸方法。 1.灯火灸 取3~4寸长的灯心草,一端蘸上少许植物油,点燃,对准穴位快速动作,猛一接触,发生火爆声时即迅速移开。如无音响,当重复进行。灸角孙穴,可治痄腮;灸少商、合谷、风池,治喉痹;灸足三里、内关、中脘、中枢、天枢,可治呕吐、泄泻。 2. 黄蜡灸:是将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烤热溶化用以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历代不少医著亦有所记述。黄蜡为中药名,即蜂蜡之黄色者,又名黄占;性味甘、淡、平,具有收涩、生肌、止痛、解毒。
先以湿面团沿着疮疡之肿根围成一圈,高出皮肤3厘米左右,圈外围布数层,以防火烘肤,圈内放入上等蜡片约1厘米厚,随后用铜勺盛炭火在上烘烤,使黄蜡溶化,皮肤有热痛感时即移去铜勺。若疮疡肿毒较深,可随灸随添黄蜡,以添到围圈满为度。灸完洒冷水少许于蜡上,冷却后揭去围布、面团及黄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