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依照施灸方法分类:有艾炷灸法、艾条灸法、温灸法和温针灸法。 (一)艾炷灸法是用艾绒做成圆锥形的艾炷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然后点燃进行烧灼或温烤的一种艾灸方法。根据艾炷是否直接置放在皮肤上,又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1.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艾炷灸之一。系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根据灸量的大小及机体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二种。 1)化脓灸。又称瘢痕灸,属于烧灼灸法。用蚕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烧灼局部组织,施灸部位往往被烧红起泡,并嘱病人服用药物,或用桃木煎水洗烧灼处,使其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施灸前,要注意病人体位的平正和舒适,以及所灸穴位的准确性。局部消毒后,可涂以大蒜液或凡士林,增加艾炷对皮肤的粘附力。点燃艾炷后,病人一般会因烧灼感到剧痛,为了减轻疼痛,可轻轻拍打局部,亦可用麻醉法来防止。灸完一壮后,用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前法灸之。灸满所需壮数后,可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每天换一次。也可用桃木水洗数天后即现灸疮,停灸后约3~4周灸疮结痂脱落,留有瘢痕。本法适于虚寒证,实热和虚热证不宜用,头面颈项不宜用,每次用穴不宜多。如用麦粒大的艾炷烧灼穴位,痛苦较小,可连续灸3~7壮,灸后无需膏药敷治,称为麦粒灸,适于气血两亏者。 2)非化脓灸。又称无瘢痕灸,属于温热灸法。点燃艾炷后,当病人感到烫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连续灸3~7壮,局部出现红晕为止。灸后不发灸疮,无瘢痕,易为病人接受。 2.间接灸。又称隔物灸,艾炷灸之一。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又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诸如隔附子、隔胡椒等)等。根据病症选用。 1)隔姜灸。将生姜切成约1-2分厚的片,用针在其中间穿几个孔,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适于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泄泻、风寒湿痹等寒湿阻滞者。 2)隔蒜灸。又称蒜钱灸,即在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蒜片施灸的方法。 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外科理例》灸法总论:“治毒者必用隔蒜灸。”古人主要用治痈疽肿痛之症,现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袭古代。在治疗范围上则有所扩大,如用以治疗肺结核及疣等皮肤病证。 操作方法:①制作蒜片:将独头大蒜切成1分或者3~5毫米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数孔后备用。②把蒜片放在已标记的穴位皮肤上或肿块、疔头处,再安放大艾炷,线香点燃。③患者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蒜片烧坏时更换蒜片。④一般灸5~7壮,局部皮肤潮红为度,隔2~3日一次。⑤古代隔蒜灸治疗痈疮肿疖,不知痛者(麻木不仁)灸至知痛为止,知痛者灸至不痛为止。 作用与适应症:隔蒜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健胃等作用,适用于外科痈疮肿疖、腹中积块、肺痨、瘰疠等病的治疗。 如用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铺于脊柱(大椎至腰俞)上,约2分厚、2寸宽,周围用棉皮纸封固,然后用艾炷置其上,点燃施灸,则称为铺灸法,可用治虚劳顽痹。 3)隔盐灸。将干燥食盐块研细末,撒满脐窝,在盐上面置放生姜片和艾炷施灸。适于寒证吐泻、腹痛、癃闭、四肢厥冷等塞滞气虚者,本法有回阳救逆作用。 4)隔饼灸。亦称药饼灸。指用辛温或(和)芳香药物制成饼状放在施灸部位上,再在饼上点燃艾炷的灸法。此类药饼具有行气活血、温阳祛寒的作用。常用的有椒饼灸、附饼灸、豉饼灸等。 ①椒饼灸,隔饼灸之一。用胡椒末和面粉等量,调制成3毫米厚的薄饼,中央按成凹陷,放入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分)少许,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等症。 ②附饼灸,隔饼灸之一。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切细碾末。以黄酒或蜂蜜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附子辛温大热,有温阳扶羸的作用,适用于阳萎、早泄、命门火衰、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③豉饼灸,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又称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促使疮口愈合。 (二)艾条灸法:是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柱形艾条,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艾卷灸。如用纸包裹内加药物的艾绒卷成条状施灸,则名为雷火神针或太乙神针灸法。艾条灸法已发展成纯艾条灸、药物艾条灸、隔药灸和无烟艾条灸4种。一般每处(穴)施灸约15分钟,也有到30分钟的。根据艾条直接烧灼皮肤和与皮肤有一段距离,分为实按灸和悬起灸两类。 1.实按灸。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寿域神方》卷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chài通“瘥”)。” 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常用于风湿痹症。 2.悬起灸。艾条灸中常用的灸法。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悬起灸一般用无药艾条,有时也可用药物艾条进行熏灸。 1)回旋灸:又称熨热灸法,艾卷的悬起灸的一种。指将艾条(艾卷)点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方一定距离处进行前、后、左、右的周旋移动给患者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而不是将艾卷固定于穴位上。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适用于风湿痛、神经麻痹及广泛性皮炎等,多用于治急性病症。 2)雀啄灸:艾条灸之一。指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或忽近急远的一种灸法,形如雀啄。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因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多用于治急性病症,尤其小儿疾病或者急救晕厥等。 3)温和灸:艾卷的悬起灸的一种。又称温灸。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近今有各种灸疗架,可将艾条插在上面,固定施灸。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疗。用于一般灸法适应症,多用于治慢性疾病、治未病(保健)。
(三)温灸法是用特殊的温灸器(如温筒、温盒)施灸。 温灸器:又称艾灸器、灸疗器,灸具名。是由古时的瓦甑(一种陶制的炊具)逐渐演变而来的。 一种是特制的金属圆筒,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筒体上下各有多数小孔,小孔可以通风出烟,下孔用以传导温热。内另有小筒一个,可置艾或药物燃烧。 另一种新型的温灸器是应用供气球源源不断提供艾条焚烧所需的氧气,并且形成高压的药物气流向病灶部位、穴位深层冲透,可以直接进行对药物气体热度的操控,并增设药物瓷碗,方便了施治用药,按病情需要可外加姜、蒜、药饼等,增强治疗作用,增设聚气防灼罩,使药物气体能在病灶部位、穴位聚留,提高疗效,防止灼伤的外患,当停止温灸时,焚烧筒内火种自动熄灭。 (四)温针灸法是在毫针刺入穴位后的留针期间,在针柄上套以艾条施灸。 温针灸又称温针。主要是利用烧燃的艾条或艾绒使针体温度升高,其作用是以针刺为主,并借助热力,通过针体传入腧穴,以温通经脉、宣行气血。在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穴位内适当深度,取2厘米长艾条一节,套在针柄上,从艾条下端点燃,直至艾条燃尽为止。使用温针灸时,应该将针下的穴位附近的皮肤用阻燃物隔开,以免艾条或艾绒从针柄上掉下烧伤皮肤。也可在针柄上装裹如枣大的艾绒(必须捏紧),从下端点燃施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