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属针具、柔软的线索团等,如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清水或食油或专制刮痧油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淤血点、淤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络脉,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排淤泄毒、活血舒筋、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开窍醒神、扶正祛邪等功效,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唐朝时期人们就已运用苎麻来刮治痧病,这种刮痧法又称“戛[jiá]掠”。古人注解说:“戛,历刮也。” 刮痧,宋代王裴著《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 最早以“沙(当时用“沙”字而未用“痧”字)”命名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卷二“沙证”记载“搅肠沙(痧)”,“沙”字在明代的医书里就都作“痧”字了。 刮痧可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世医得效方》对于“痧证”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提到了淬痧法、放血法、“戛掠”即刮掠(也为后世所称“刮痧法”)3种外治法。 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 第一部刮痧的专著《痧胀玉衡》由清代郭志邃(字右陶)撰写,记载刮痧的方法有:刮痧法,淬痧法,放痧法,搓痧法。 随着另一部刮痧专著——清·陆乐山的《养生镜》的问世,它俩成为刮痧跃为一门专科技术的基石。 民间刮痧法基本上采 “阿是”穴取穴方法,即取哪疼刮哪儿。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 近年来刮痧疗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在适应症比较广范。其方法独特、简便安全、适用广泛、疗效可靠。刮痧疗法和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一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