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证概述

2020-5-26 19:54|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542| 评论: 0

摘要: 痧又称痧胀、痧气、青筋和瘴气。一般来说,“痧”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痧疹的形态,二是指痧症,三是指“痧象”。痧证是指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及饮食不洁所引起,以发热,胸腹或闷,或胀,或痛,或上吐下泻,或神昏 ...

痧,是民间对疾病的一种形象叫法,又称痧胀、痧气、青筋和瘴气。一般来说,“痧”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痧疹的形态,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手指触摸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它是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于体表的现象。

二是指痧症,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痧症,以夏秋两季比较常见,多指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或疫疠之秽浊出现的一些病症。这些病症就是痧,它不是某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会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即所谓“百病皆可发痧”。

三是指“痧象”,即指经刮拭治疗后,在相应部位皮肤上所出现的皮下充血和出血改变,可见红色粟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现象,称为痧象。

痧,本为“沙”,最早出现于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卷二“沙证”中记载“搅肠沙”,自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以“痧”代“沙”为病名。清·王凯编撰《痧症全书·论痧》:“古无痧字……惟霍乱条下有不吐泻而腹绞痛者,曰干霍乱,亦名绞肠痧,缘南方体气不实之人,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多腹痛闷乱,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也。”此指感触秽浊不正之气而出现腹痛、吐泻等症。

痧,即疹。清·叶天士临床经验医案专著《临证指南医案》邵新甫按:“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而如粟象,瘾者,即疹之属,肿而易痒。”

痧证是指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及饮食不洁所引起,以发热,胸腹或闷,或胀,或痛,或上吐下泻,或神昏闷乱,或皮下青紫、痧癍、痧筋等为常见症的危急外感热病的统称。

带有季节性特征,常见于夏秋二季,春次之,冬极少见。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

1)痧证又被名“痧胀”,是因该病发病气机不畅,升降失司,滞胀胃肠,壅阻经络,多有酸胀或胀痛的特征即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症状。见《痧胀玉衡》“其症先吐泻,后心腹绞痛;或先心腹绞痛而后吐泻,胸膈作胀,头目不清,遍身肿胀,四肢不举,舌强不语。”

2)痧证又被名“痧气”或“痧秽”,是因夏秋之间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因接触疫气、秽浊之邪,阻寒于内,出现腹痛闷乱的一种病症。痧在皮肤气分的,皮疹隐现红点,有如脉疹,称为“红痧”;若痧毒蕴于肌肉血分的,全身胀痛,且有黑斑,称为“乌痧”。若证情深重,则见发寒热,头、胸、腹或胀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束带,或指甲青黑,或手足麻木等。

3)痧证又被名“青筋”,是发痧时常出现人体体表手肘窝、腿窝和前颈部位异常显露的青色筋脉,还如“肚大青筋”,指腹部鼓胀,腹壁静脉曲张。由瘀血、虫积或痧证等引起。《张氏医通·鼓胀》:“畜血成胀,腹上青紫筋见,或手足有红缕赤痕,小水不利,大便黑,《金匮》下瘀血汤……”。

4)痧证又被名“瘴气”,是痧证也会由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的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即多指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所引发。

痧证主要可以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病毒或细菌所引起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副霍乱,象病毒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猩红热、败血症、白喉、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等等,还有气候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如中暑,以及误吸毒气,秽气所造成的肺水肿、晕厥等等,都可以归属痧证的范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刮痧疗法简介下一篇:痧证病因病机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