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痧

2020-5-27 19:21|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1352| 评论: 0

摘要: 阴痧:1.痧证腹痛而手足冷者宜用火焠、宜内服藿香汤;2.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3.冷痧是当以脾胃为主,疏散温通,以开结滞,加以刮放。中成药:十宝丹、化毒丹、周氏回生丸、锡类散、拨云锭。方剂:回阳膏、犀羚二 ...

(一)痧证腹痛而手足冷者

其是指感受时疫秽浊之气后以腹痛、手足冷等为常见症的痧证。

 症状:腹痛而手足冷者。清·沈金鳌撰《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宜用火焠;或因秽气所触而致。”

治疗:宜藿香汤

1)《痧胀玉衡》卷下方(别名“四号否象方” ,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

组成:藿香、香附各四分,薄荷七分,枳壳、山楂、连翘各一钱。

功能主治:主治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

用法用量:水煎,冷服。

 附注:《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方有延胡索一钱。

2)《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藿香叶1两,当归(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木瓜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霍乱转筋,呕吐不止,闷绝。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水1盏,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二)阴痧为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名。见清·释普净撰温病类中医文献《痧证指微·阴症》:“有四症,俱猝然而发。”

其一症,头面周身四肢俱冷,手足摇动,牙关咬紧,不言眼定,头摇脚掉,手足面容变黑色,如六脉全无,元气已脱,多不治。

宜急刺人中穴、并舌尖、十手指尖、十脚趾尖及两曲池穴,刺出微血。

其二,猝然身热暴躁,叫号不出,头摇脚掉,牙关紧闭,不言,眼定,身强,六脉全无,初则面红,渐渐紫暗,而变黑色者不治。

宜先用麻油以牙刷柄撬开牙关,灌入,再以绿豆煮清汁一碗冷服。苏后能言,再刮臂臑、曲池、肩井、风府、膏肓、命门穴。

其三先患伤寒未愈,又感痧邪,身手如冰,寒颤不语。脉息全无,面黑色者,亦属逆症。

所治刮刺同前,药用砂仁、木香、槟榔、青皮、广皮、灯心草,阴阳水煎服。

其四先患伤寒未愈,复感邪,腹痛泄泻,初不发热,渐渐发热,热极不语。

刮针俱同前,仍服前药,或芦粟梗五钱、石榴皮三钱、伏龙肝三钱、江鱼背脊刺三钱炙,俱炙干研末蜜丸,每日空心服二钱,泻止而伤寒亦愈。


(三)阴痧为即冷痧的病证名。

清·胡凤昌编、孙谰校正的温病类中医文献《痧症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为痧证之一。

《痧症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人当夏月乘凉于深堂广厦之中,消暑于冰雪瓜桃之类,遂致遏郁清阳,阴寒内沍,伤脾败胃,凝结成痧者有之;又或寒凉败脾,食痰内滞,或夜凉失被,触犯外邪;又如暑天行路,骤饮冰浆,酷日操劳,多啖生冷。发则呕泻、腹痛,面白唇青,汗出肢冷,甚则畜血唾血,寒僵热溢,阴极似阳;或为盘肠、吊脚等痧症,死者,不知凡几也。若以时令温热,辄用寒凉,无不立毙。是当以脾胃为主,疏散温通,以开结滞,加以刮放,自安。”


阴痧治疗的穴位:金津、玉液、曲池。

阴痧治疗的中成药:十宝丹、化毒丹、周氏回生丸、锡类散、拨云锭。

阴痧治疗的方剂:

1.回阳膏(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生香附18分(或用吴茱萸亦可),公丁香12分,上桂心8分,倭硫黄5分,当门子4分。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中寒,阴痧。

用法用量:每用2-3分,安入脐中,外以膏药封之。

注意:惟口渴苔黄,二便热者,虽见肢冷脉伏,亦勿妄贴此膏;孕妇忌帖。

2.犀羚二仙汤 (见清·陈耕道《疫痧草》)

处方:犀角 羚羊角 鲜沙参 鲜生地 连翘 栀子 马勃 甘中黄 人中白 大贝母 金银花 陈金汁 元参 生石膏 川黄连。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治痧点已透,火灼液亏,喉烂舌绛,脉数弦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4.十号节象方宝花散(见《痧胀玉衡》卷下),见“阳痧”

  5.[páo]:见“阳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阳痧下一篇:暑痧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