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痧

2020-5-27 19:40|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672| 评论: 0

摘要: 寒气郁伏于肌肤血肉之间至春而发变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热伤感凝滞于肌肤血肉之中至秋而发,亦名瘟痧。治法方药宜先放血泄痧毒,继以沉香阿魏丸或和脾宣化饮加生大黄以消食积。另可神医七液丹、人马平安散、丹平散 ...

郭志邃《痧胀玉衡·瘟痧》曰:“寒气郁伏于肌肤血肉之间,至春而发,变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热伤感凝滞于肌肤血肉之中,至秋而发,亦名瘟痧。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不相传染,时或有之;秋瘟痧毒受病者多,老幼相传,甚至一家数人犯痧,或一方数人犯痧。其发也必恶寒发热,或腹痛,或不腹痛,似疟非疟,或气急发喘,头面肿胀,胸腹饱闷,或变下痢脓血,轻者常连岁月,重者危急一时。治宜放痧消食积为主。俟痧毒已泄,然后和解清理,除其寒热,健脾养血,补其中虚。”

治法方药宜先放血泄痧毒,继以沉香阿魏丸,或和脾宣化饮加生大黄以消食积(上方均见《痧胀玉衡》)。


瘟痧治疗方剂:

1.沉香阿魏丸(见《痧胀玉衡》卷下,别名:《痧书》卷下之“石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之“九号坎象方”)

处方:五灵脂1两,广皮1两,青皮7钱,天仙子7钱,姜黄7钱,蓬术7钱,三棱7钱,枳壳6钱,白豆仁5钱,乌药5钱,木香2钱,沉香2钱,阿魏1钱。水为丸,如绿豆大。

主治:痧气壅,血阻,昏迷不醒,偏身沉重,不能转侧。

2.和脾宣化饮(见《痧胀玉衡》卷下,别名:《痧症全书》卷下之“竹四”,《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之“二十八号恒象方”)

处方:广皮2钱,莱菔子(半生半炒)2钱,前胡2钱,卷舒(炒)2钱,大腹皮(去黑翳,黑豆汤泡洗)2钱,麦芽2钱。

主治:痘后饮食过伤,气壅饱闷,叫喊不已者。痧气食结,胸中饱闷,腹内绞痛。

3.十号节象方(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即《痧胀玉衡》卷下方宝花散)

郁金一钱,细辛三两,降香三钱,荆芥四钱。为细末,每服三匙,茶水送服。治痧症。具体见“阳痧”

4.神医七液丹

组成:滑石12斤(研细,以生甘草30两,泡汤浸漂飞,以甘草汤尽为度,研极细,晒干,以后7液次第拌此,晒干),鲜萝卜汁(拌制过滑石晒干,以下同)30两,鲜佩兰叶30两,鲜紫苏叶30两,鲜藿香叶30两,鲜侧柏叶30两(此难取汁,先将生藕汁浸,同捣烂,方绞得出汁,亦拌滑石,晒干),荷叶(取新嫩者,同上法)30两,生大黄片30两(用无灰陈绍酒1斤,浸汁捣拌,晒干)。

主治:瘟疫,疟痢,烂喉痧证,斑疹伤寒,时毒痈疽,一切疮毒,暑风卒忤,霍乱吐泻,诸般痧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小儿减半,仓卒不能取药引,即开水化亦可;外证可用葱汁调涂;痢疾红者,用黑山栀1钱,白者用姜3片,煎汤化服;痛痢、噤口痢,用广木香(磨)5分,开水化服;疟疾,用生姜3大片,姜制半夏1钱,煎服;烂喉痧并一切证,白滚汤化服。

5.丹平散(别名:《卫生鸿宝·卷一》通关散、《医学集成·卷三》霹雳散、《治疔汇要·卷下》雷击散)

处方:牙皂3钱,广藿香2钱,白芷2钱,广皮2钱,贯仲2钱,薄荷2钱,生甘草黄2钱,木香2钱,桔梗2钱,半夏2钱,明雄黄25分,明朱砂25分,防风1钱,细辛3钱,枯矾15分。上为末。

功能主治:辟秽散寒,通窍解毒,开闭豁痰,祛风杀虫,避恶除邪。主卒患昏晕,牙关紧急,手足麻木,咽喉肿闷,心腹疼痛;感受瘟气,霍乱吐泻,喉痛心慌,闭目不语,手足麻木,发冷转筋,牙关紧闭,脉气闭塞,黑痧红痧。

备注:服药后再看前后心,如有红点,用针刺破,立愈。

6.人马平安散即点眼砂

1)《张氏医通》卷十五方

 组成:冰片、麝香、雄黄、朱砂各半钱,火硝一钱。

功能主治:功能开窍、辟秽、解毒。治时疫毒气,痧胀腹痛,并治六畜瘟

用法用量:为细末。每用少许,点目大眦。

2)徐评《外科正宗》卷十二方

组成:西牛黄4分,冰片6分,麝香6分,蟾酥1钱,火消3钱,滑石4钱,石膏2两(煅),大赤金箔40张。上为极细末。

主治:夏月受暑,头目昏晕,或不省人事,或患痧腹痛。

用法用量:瓷瓶收藏。吹鼻中。

3)清·孙伟撰《良朋汇集》卷三方

组成:川乌7个重1钱(生用),草乌7个重1钱(生用),干姜1钱,葱子(微炒)1钱,川芎1钱,硼砂1钱,麝香3分,皂角15分,火消15分,狗头(烧黑,用天灵盖)1钱,雄黄1钱,硇砂(煅存性)3分。上为细末,入瓷罐内听用。

主治:偏正头痛,咽喉肿痛,乳蛾缠喉,喉闭,腹内寒疼,绞肠痧,干霍乱,眼目暴发。

用法用量:以药少许,苇筒吹鼻中,男左女右;或用稀糊为丸,黄豆大,棉裹塞鼻中;眼目暴发,点之即愈。

4)清·李菩编著的一部儿科类中医著作《治痧要略》方之人马平安散

组成:朱砂(研细,水飞)3钱,火消2钱,麝香3分,冰片3分,炒荜茇3分,白矾3分,牛黄1分,食盐1分,真金箔30张。上为极细末。

主治:痧症。

用法用量:入瓷瓶内,勿泄气。点眼角内。

5)清·吴世昌《奇方类编》卷下方

组成:上好雄黄2两(为末),火消(飞成朱,拣白者)1两。上为细末,收贮瓷瓶听用。

主治:伤暑,霍乱吐泻转筋,水泻,痢疾,心腹疼痛,疟疾,翻胃,腰痛,时眼,头疼,鼻痣,咽喉肿痛,牙疼,一切虫蚊蝎蜇,疮毒疡痒。

用法用量:伤暑、霍乱吐泻转筋、水泻、痢疾、心腹疼痛、疟疾、翻胃、腰痛、时眼、俱用骨簪点大眼角内;头疼鼻痣,吹鼻内;咽喉肿痛,吹入喉内;牙疼,夹于酱瓜内,咬在痛处;一切虫蚊蝎蜇、疮毒疡痒,水和涂之。

6)《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处方:朱砂21克 雄黄4.5克 月石0.6克 梅片 台麝各0.9克 蟾酥1.2克。上药共研极细面。

主治中暑,霍乱吐泻,及感受不正之气。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鼻孔闻之。

7.托里举斑汤 (见明·吴又可《瘟疫论》卷上)

处方:白芍 当归各3克 升麻1.5克 白芷2.1克 柴胡2.1克 川山甲6克(炙黄)

 功能主治:扶正托里,和血解毒。治斑疹误下,邪留血分,斑毒内陷。

用法用量:加生姜少许,水煎服。


另有可选中成药:红灵散  牛黄八宝丸 庆余辟瘟丹  六和定中丸 行军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暑痧下一篇:绞肠痧概论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