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刮痧是指如今的狭义的“刮痧”,不是古代针对“痧证”的广义刮痧疗法。如今的刮痧法虽然是治疗痧症普遍运用的方法,但不是治疗痧症的唯一方法(现刮痧只是古代“刮痧”疗法具体操作中的一种),而是刮、放、药三法中的一法。 “痧感肌表,人不自知则入半表半里,故胸中作闷,或作呕吐而腹痛生焉,此可焠刮而愈;痧毒入里,故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冲心则心胸大痛,攻腹则盘肠吊痛,可放痧而愈。”《痧症全书》说,“痧阻于气分宜刮,壅于血分宜放。”还说,“在肤里发不出者则用刮。” “痧入于气分而毒壅者宜刮,痧入于血分而毒壅者宜放。”《痧胀玉衡》说,“肌肤间痧,用油、盐刮之,则痧毒不内攻;血肉痧,看青紫筋刺之,则痧毒有所泄。”且说,“其有在血、在脏、在腑者,非刮能愈。” 由此可知,刮痧法是邪在气分、在表或在半表半里之时应用的;如果邪入于血,宜用放痧法(针刺及针刺放血);邪气入脏入腑的重症,宜用药治。 不过,刮痧法在畅通经络气机,使正气勃发的机制方面,是对各种痧症均有利的,不会引起副作用或其他不良情况,仅仅是疗效因邪犯深浅而有所不同,所以对于痧症,此法可放心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