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微创器具的使用及处理原则 9.1 微创器具包括特殊针具如针刀、带刃针、铍针、水针刀、刃针、钩针、长圆针、拨针、松解针、银质针、一次性埋线针等(以下统称微创针具);以及羊肠线、生物蛋白线等埋线器具。 9.2 微创针具以及羊肠线、生物蛋白线等进入皮下组织,或筋膜、肌腱等无菌部位,进行切割、剥离、松解等有创操作,或有异物的植入,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损伤,属于感染高风险操作。 9.3 微创治疗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微创器具、敷料等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9.4 一次性微创针具,羊肠线、生物蛋白线等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人一用一废弃,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直接放入利器盒,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9.5 可重复使用的微创针具,应遵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要求,严格一人一用一灭菌,并遵循“清洗—修针—整理—灭菌—无菌保存”程序处理。 10
可重复使用微创针具的处理流程 10.1 清洗 10.1.1
超声波清洗器清洗 10.1.1.1冲洗:将微创针具放置篮筐内,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10.1.1.2洗涤:清洗器内注入洗涤用水,根据污染程度使用医用清洁剂(或含酶洗液),水温应<45℃,将微创针具篮筐放置清洗器内浸没在水面下。超声清洗时间宜3min~5min,可根据污染情况适当延长清洗时间,不宜超过10 min。 10.1.1.3 漂洗:将微创针具篮框整体端出用流动水冲洗,滤干水分。 10.1.1.4 超声清洗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10.1.2
手工清洗 10.1.2.1 冲洗:将微创针具放置篮筐内,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10.1.2.2 洗涤:将微创针具篮筐完全浸没于医用清洁剂中,水温宜为15℃~30℃,浸泡时间和医用清洁剂使用液浓度参考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浸泡后再用长把毛刷反复刷洗或擦洗针体,达到洗涤目的。 10.1.2.3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滤干水分。 10.2 修针 10.2.1用75%的乙醇棉球包裹针具沿针柄至针尖方向单向反复擦拭,去除残存的污渍,将轻微弯曲的针具捋直。 10.2.2严重弯曲变形、针尖有倒钩或毛刺的针具应废弃不再使用,作为损伤性医疗废物直接放入利器盒。 10.3 整理 将修针后的针具按照规格大小分类,整齐插入置于硬质容器中的纱布棉垫上、或塑封包装、或有封口的玻璃针管中,玻璃针管内置棉垫保护针尖。 10.4 压力蒸汽灭菌法 10.4.1将整理包装后的微创针具遵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无菌保存备用。 10.4.2 微创针具盛放容器不得使用普通不锈钢或铝制饭盒替代。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外层布巾包装并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灭菌包装要求。 10.4.3 包装容器及内衬纱布棉垫一用一清洗,衬垫发黄变硬有色斑等及时更换不得再用。 10.4.4 灭菌后的微创针具有效期为:塑封包装180天;封口玻璃管、有侧孔的不锈钢容器外层布巾包装7天;开包使用后4小时内有效;开包后未用完或未开包过期者应重新灭菌后使用。 11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11.1 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微创诊疗中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知利器伤害事件处理报告流程等。 11.2
微创针具清洗消毒防护要点: 11.2.1 微创针具清洗、修针、整理过程易于发生液体喷溅、针刺伤害等,应注意防范职业暴露风险,穿戴防水围裙、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11.2.2 清洗过程中应持器械操作,整筐拿取,严禁徒手抓取针具。 11.2.3 修针应先持镊物钳将针尖方向整理一致,并使针具充分散开,避免拿取时刺伤。 11.2.4 整理针具插入衬垫时,应整齐排列,方向一致。 11.3 针刺伤处理及报告: 11.3.1 在微创诊疗或针具清洗消毒过程中一旦发生针刺伤害,立即使用皂液和流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75%的乙醇或0.5%的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11.3.2 按照本机构内医务人员针刺伤处理流程报告有关部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Z].2013. [2]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器具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试行).2015. [3]WS/T 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5]WS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6]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针灸诊疗医院感染防控指南[Z].2012. [7]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8]WS/T 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9]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10]国家卫生计生委.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Z]. 2010-11. 注:本文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7月3日联合印发的文件号为“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7〕22号”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