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SARS)和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领军人物。 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其是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 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 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10月26下午,由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领衔并作为研究主体首次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 主编出版了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人工肝脏》为我国人工肝开山之作,重大突破了重型肝炎系统治疗;《《感染微生态学》奠定了我国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 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兼任:第六届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第七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血液净化学会(ISFA) 理事,浙江省科协主席,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