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原则: (1)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 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现状,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建议及时行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2)发病时间超过48 小时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如流感病毒病原学阳性,仍应抗病毒治疗。 (3)有传播给高危人群风险的流感患者,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 (4)重型/危重型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疗程可适当延长。 (5)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和增加药物剂量。 2.抗流感病毒药物:我国目前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种。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①奥司他韦:奥司他韦胶囊/颗粒剂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干混悬剂适用于2周龄以上儿童及成人。 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 次。 1 岁以下儿童推荐剂量:2 周~8 月龄,每次3.0mg/kg;9~11 月龄,每次3.5mg/kg。1 岁及以上年龄儿童推荐剂量:体重≤15kg,每次30mg;15kg<体重≤23kg,每次45mg;23kg<体重≤40kg 者,每次60mg;>40kg 者,每次75mg。上述均为每日2 次,疗程5 天。 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②帕拉米韦: 成人:一般用量为300mg,单次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有严重并发症者,可用600mg,单次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40 分钟。症状严重者,可每日1 次,1~5 天连续重复给药。 儿童:每次10mg/kg 体重,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每日1 次,也可以根据病情,连日重复给药,不超过5 天,单次给药量的上限为600mg。要根据体温等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持续给药,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须根据肾功能损伤情况调整给药量。 ③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适用于成人及7 岁以上儿童,用法:每次10mg,12 小时1 次,疗程5 天。不推荐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吸入性扎那米韦。不推荐扎那米韦吸入粉剂用雾化器或机械通气装置给药。 (2)RNA
聚合酶抑制剂。 ①玛巴洛沙韦:玛巴洛沙韦片剂适用于≥5 岁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适用于5~12 岁儿童,均为单剂次口服。剂量为:体重≥80kg者80mg,20kg≤体重<80kg者40mg,体重<20kg者按2mg/kg 给药。 ②法维拉韦:适用于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的治疗,但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使用。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用法:口服,第1 天,每次1600mg,每日2 次;第2~5 天,每次600mg,每日2 次。 (3)血凝素抑制剂。 阿比多尔:用量为每次200mg,每日3 次,疗程5 天。
(四)重型/危重型支持治疗。 1.治疗原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及治疗合并或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2.呼吸支持:低氧血症或ARDS 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主要表现,需要密切监护,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呼吸支持方式包括: (1)常规氧疗:PaO2/FiO2≤300
的重型患者应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2)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或无创通气(NIV):PaO2/FiO2≤200
应给予HFNC 或NIV,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同时实施俯卧位通气,即清醒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治疗时间每天应大于12 小时。 (3)有创机械通气:一般情况下,PaO2/FiO2≤150,或吸气努力明显增强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应及时气管插管,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实施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不推荐在ARDS 患者中常规使用肺复张手法。 (4)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难治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考虑ECMO 支持。 积极进行气道廓清治疗,如振动排痰、高频胸廓振荡、体位引流、必要时使用气管镜吸痰;加强气道湿化,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建议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在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尽早开展被动及主动活动,促进痰液引流及肺功能康复。 3.循环支持:重型/危重型患者可合并脓毒症及休克,在血流动力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液体复苏,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及动脉血乳酸变化等。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心肌损伤或心肌炎,并可通过多种机制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疾病,因此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应监测心肌损伤标记物、心电图变化,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 4.急性肾损伤和肾替代治疗:重型/危重型患者可合并急性肾损伤,应积极寻找病因,如低灌注和药物等因素。在积极纠正病因的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的指征包括: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利尿剂无效的肺水肿或水负荷过多。 5.神经系统并发症治疗:流感相关脑炎/脑病无特效治疗,可给予控制脑水肿及癫痫发作等对症处理;急性坏死性脑病治疗参考《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诊疗方案(2023 年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使用丙种球蛋白和(或)血浆置换。 6.其它治疗:重型/危重型流感患者不建议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并发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患者,权衡风险/获益后可考虑使用氢化可的松。此外,还应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和及时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