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

2020-11-21 11:23| 发布者: 中医养生爱好者| 查看: 480| 评论: 0

摘要: 《中药大辞典》:代赭石拼音Dài Zhě Shí别名须丸(《本经》),赤土(《说文》),代赭(《伤寒论》),血师(《别录》),紫朱、赭石(《普济方》),土朱(《仁斋直指方》),铁朱(《纲目》),红石头(《河北 ...

中药大辞典》:代赭石

拼音Dài Zhě Shí

别名须丸(《本经》),赤土(《说文》),代赭(《伤寒论》),血师(《别录》),紫朱、赭石(《普济方》),土朱(《仁斋直指方》),铁朱(《纲目》),红石头(《河北药材》),赤赭石(《四川中药志》)。

出处《本经》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产山西、河北、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

原形态赤铁矿(《石雅》)

三方晶系。晶体常呈薄片状、板状。一般以致密块状、肾状、葡萄状、豆状、鱼子状、土状等集合体最为常见。结晶者呈铁黑色或钢灰色;土状或粉末状者,呈鲜红色。但条痕都呈樱桃红色。结晶者呈金属光泽,土状者呈土状光泽;硬度5.5~6,但土状粉末状者硬度很小,比重5~5.3。在还原焰中烧后有磁性。

产于许多种矿床和岩石中。含铁岩石风化岩可形成残余的赤铁矿床;变质岩有时含亦铁矿很丰富,成为重要铁矿。

性状为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用手抚摸,则有红棕色粉末沾手,表面有圆形乳头状的突起,习称"钉头代赭",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涛状弯曲。无臭,无味。在砖上摩擦显红色。以色棕红、断面显层叠状,每层均有钉头者为佳。能溶于浓盐酸,其溶液显铁化合物的各种特殊反应。

化学成分主含三氧化二铁,其中铁70%,氧30%,有时含杂质钛、镁、铝、硅和水分。另报道本品除含大量铁质外,并含中等量硅酸及铝化物,小量镁、锰、钙。

炮制代赭石:除去杂质,砸碎,过筛。煅代赭石:取刷净的代赭石,砸碎,入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上煅红透,取出,立即倾入醋盆中淬酥,捣碎,再煅淬一次,取出,晒干,碾成粗末。(每代赭石100斤,用醋两次共50~6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代赭石,不计多少,用腊水细研尽,重重飞过,水面土有亦色如薄云者去之,然后用细茶脚汤煮之一伏时了,取出,又研一万匝,方入。用净铁铛一口着火,得铛热底赤,即下白蜡一两于铛底,逡巡间便投新汲水冲之于中,沸一、二千度了,如此放冷,取出使之。"

②《纲目》:"(代赭石)今人惟煅亦,以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水飞过用,取其相制,并为肝经血分引用也。"

性味苦甘,平。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平。"

④《本草汇言》;"味苦涩,气温,无毒。"

⑤《本草正》:"味微甘,性凉。"

⑥《本草求原》:"味辛且苦,寒。"

归经入肝、胃、心胞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②《本草蒙筌》:"入少阳三焦、厥阴肝经。"

③《纲目》:"肝、包络二经血分。"

④《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⑤《长沙药解》:"入足阳明胃经。"

功能主治平肝镇逆,凉血止血。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

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

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

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

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

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

注意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天雄。"

②《药性论》:"干姜为使。"

③《日华子本草》:"畏附子。"

④《本草蒙筌》:"孕妇忌服。"

⑤《本草经疏》:"下部虚寒者,不宜用;阳虚阴萎者忌之。"

⑥《得配本草》:"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

复方①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梗,噫气不除者: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二升,日三服。(《伤寒论》旋覆代赭汤)

②治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证或因饮食过度,或因恣食生冷,或因寒火凝结,或因呕吐既久,胃气冲气皆上逆不下降:生赭石二两(轧细),朴硝五钱,干姜二钱,甘遂一钱半(轧细,药汁冲服)。热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姜数钱。呕多者,可先用赭石一两、干姜半钱煎服,以止其呕吐。呕吐止后再按原方煎汤,送甘遂末服之。(《医学衷中参西录》赭遂攻结汤)

③治逆气上冲奔逼,息道滞塞不通:代赭石(打碎)三两,陈皮二两,桃仁、桂、吴茱萸各半两。加姜、水煎。(《御药院方》代赭石汤)

④治诸呀呷有声,卧睡不得:土硃(朱)不拘多少,为极细末,米醋调,时时进一、二服。(《普济方》)

⑤治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烧醋淬十次,细研水飞,日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白汤调下,连进三服。见脚胫上有赤斑,即是惊气已出,病当安也。无斑点者不可治。(《仁斋直指方》)

⑥治吐血,衄血:血师一两(火煅、米醋淬、尽醋一升),捣罗为面。每服一钱,白汤下。(《斗门方》)

⑦治肠风血痢久不愈:代赭石二两(火烧、醋淬二次),柿饼一个(煮烂)。捣为丸,梧子大。每早服二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⑧治崩中淋沥不止:大赭石研为细末,醋汤调服。(《普济方》)

⑨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地黄汁和代赭末,服方寸匕。(《千金方》)

⑩治牙宣:赤土、荆芥。同为细末,揩齿上,以荆芥汤漱。(《百一选方》)

⑾治喉痹肿痛:紫朱煮汁饮。(《普济方》)

⑿治赤眼肿闭:土朱二分,石膏一分。为末,新汲水调敷眼头尾及太阳穴。(《仁斋直指方》)

⒀治一切疮疖:土朱、虢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好酒一碗冲之,澄清服。以渣敷之,干再上。(《朱氏集验医方》)

⒁治诸丹热毒:土朱、青黛各二钱,滑石、荆芥各一钱。为末,每服--钱半,蜜水调下,仍外敷之。(《仁斋直指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淡豆豉下一篇:大血藤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