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

2020-11-21 11:37| 发布者: 中医养生爱好者| 查看: 372| 评论: 0

摘要: 《中国药典》:秦皮拼音Qín Pí英文名CORTEX FRAXINI别名梣皮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 ...

《中华本草》:秦皮

拼音Qín Pí

别名岑皮、(木岑)皮、樊槻皮、秦白皮、(木寻)木皮、蜡树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秦皮,俗云是樊槻皮,而水渍以和墨书,色不脱,微青。且亦殊薄,恐不必耳。俗方惟以疗目。

2.《唐本草》:秦皮,树似檀;叶细,皮有白点而不粗错。取皮水渍,便碧色,书纸看背,青色者是。俗见味苦,名为苦树。亦用皮,疗眼有效。以叶似檀,故名石檀也。

3.《纲目》:秦皮,其木小而岑高,故因以为名。人讹为桪木,又讹为秦木。或云本出秦地,故得秦名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大叶梣、尖叶梣、白蜡树和宿柱梣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F.Chinensis Roxb.var.rhynchopylla(Hance)Hemsl.]2.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F.ChinensisRoxb.var.acuminata Lingelsh.;F.caudata J.L.Wu;F.Rhynchophylla Hance var.huashanensis J.L.Wuet Z.W.Xie]3.Fraxinus chinensis Roxb.[F.Chinensis Roxb.Var·rotundata Lingelsh.]4.Fraxinus stuylosa Lingelsh.[F.Jallax Lingelsh.]

采收和储藏:栽后5~8年,树干直径达15cm以上时,于春秋两季剥取树皮,切成30~60cm长的短节,晒干。

原形态1.落叶大乔木,高12-15m。树皮灰褐色,光滑,老时浅裂。冬芽阔卵形.先端尖,黑褐色.具光泽,内侧密被棕色曲柔毛。当年生枝淡黄色,通直,无毛,去年生枝暗褐色,皮孔散生。叶轴上面具浅沟,小叶着生处具关节,节上有时。簇生棕色曲柔毛;小叶5-7枚,革质,阔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2-6cm,营养枝的小叶较宽大,顶生小叶显着大于侧生小叶,下方1对最小,先端渐尖、骤尖或尾尖,基部钝圆,叶绿呈不规则粗锯齿,齿尖稍向内弯,有时也呈波状,通常下部近全缘,沿脉腋被白色柔毛,渐秃净。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当年生枝梢,长约10cm;苞片长披针形,长约5mm,早落;花梗长约5mm;雄花与两性花异株;花萼浅杯状,长约1mm,萼片三角形无毛;无花冠;两性花具雄蕊2,长约4mm;雌蕊具短花柱,柱头2叉深裂;雄花花萼小,花丝细,长达3mm;翅果线形,先端坚果长约1cm,略隆起;具宿存萼。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本种与大叶梣的不同点在干:小枝、叶轴和小叶下面被毛。小叶3-5(-7)片,小叶先端长渐尖至尾尖,下面常在中脉基部被白色柔毛。花无花冠,与叶同时开放;花萼杯状,与坚果基部疏离。

3.与前两种不同点在于:小叶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锐尖至渐尖;花萼筒状,紧贴坚果基部。

4.本种与前3种不同点在于:小叶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阔披针形,叶轴细而直;花具花冠,先叶后花;萼齿明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河岸、路旁。

2.生于山地杂木林中。

3.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4.生于海拔1300-3200m的山坡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

3.多为栽培,也见于海拔800~1600m的山地杂木林中。

4.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黄壤、黄棕壤等土壤上均能生长。

栽培技术 用种子及扦插繁殖。种子繁殖:3月份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h,或混拌湿沙在室内催芽,待种子萌动后,可条播于苗床内,每1hm2需种45kg。苗床管理注意适量浇水、中耕、除草、施肥。一般每1hm2产苗30万~45万株,当年苗高可达30~40cm。扦插繁殖:在春季萌芽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截成16~20cm 小段,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开沟,深12-15cm,每隔6~10cm扦插1根,插条的顶芽露出床面,压实土壤。插后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抹去下部的幼芽,保证顶芽正常生长,一年生苗高可达40~50cn。苗高80~100cm。左右,即可移栽造林。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煤烟病,防治需注意通风、透光。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石硫合剂喷杀。糖槭介, 6~7月用50%杀螟松稀释1000倍液喷洒。

性状性状鉴别 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无臭,味苦。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有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及龟裂状沟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显微鉴别 大叶梣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5-10余列细胞。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皮层较宽,纤维或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环带。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韧皮纤维束成层排列,每层2-10列纤维,纤维壁极厚,胞腔点状,纤维层中有时伴有石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多数淀粉粒和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1)取药材少许,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检查马栗树皮甙和马栗树在素)(2)取粉末1g,加95%乙醇10ml,回流10min,滤过,取醇溶液2滴入试管中,加水10ml稀释,在反射光下显天蓝色荧光(检查马栗树皮甙)。另取醇溶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2-3滴,呈暗绿色,再加氨试液3滴,以5倍水稀释,对光观察显深红色。(检查马栗树皮素)(3)薄层色谱 取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马栗树皮甙和马栗树皮素,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乙醇(3:4 :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化学成分1.大叶梣的树皮含马栗树皮甙(aesculin),马栗树皮素(aesculetin)[1]。预试还含生物碱[2]。

2.尖叶梣的树皮含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甙,秦皮甙(frax-in),东莨菪素(sopoletin),2,6-二甲氧基对苯酿(2,6-dimethoxy-p-benzoquinone)和微量的N-苯基-2-萘腔(N-phenyl-2-naphthy-lamine)[3].3.白蜡树的树皮合马栗树皮素,秦皮素(fraxetin)[4]。

4.宿柱梣的树皮含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甙,秦皮甙,丁香甙(syringin),宿柱白蜡甙(stylosin)[5]。

药理作用1.消炎、镇痛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马栗树皮甙10mg/kg,对角义菜胶性、右旋糖酐性、5-羟色胺性及组织胺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抑制的强度分别为35,28,20,8%。也有报告,马栗树皮甙对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但弱于对角义菜胶性者,而对右旋糖酐性关节炎的抑制不明显。马栗树皮素在大剂量时对角义菜胶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马栗树皮甙能抑制大鼠的肉芽肿形成(棉球法),对豚鼠紫外线照射背部引起的红斑反应,也有抑制作用,马栗树皮素之作用较马栗树皮甙更显着,两者都有显着抑制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 Bradykinin引起的,不起作用),马栗树皮甙还有微弱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如以吗啡皮下注射5mg/kg的效力作为100%,则马栗树皮甙口服10mg/kg之效价为 l4.8%。

2.对尿量及尿酸排泄的影响 早年报告秦皮甙有利尿作用,能促进家兔及风湿病患者尿酸的排泄。马栗树皮甙在大鼠及兔的试验中,各种给药途径均可增进尿酸的排泄。在家兔静脉注射马栗树皮甙后,最初半小时内尿量增加,此后血中尿酸浓度即见上升,半小时后尿量即逐渐减少,而尿中尿酸的排泄却不断增加。尿量之增加,仅指给药后短期而言(可能系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所致),给药3-4小时后,尿量仅为给药前的1/2。尿酸排泄增进之作用原理,据分析,系兴奋了交感神经系统;而且马栗树皮甙对肾脏也有直接作用,即抑制了对尿酸的重吸收所致。血中尿酸浓度之增高为肝中尿酸生成增加的结果。也有报告,马栗树皮甙对正常大鼠并无利尿作用,而对小鼠却有较显着的利尿作用。

3.其他作用 马栗树皮甙对其他器官的作用一般皆不显着。对兔的血压、呼吸、肠管皆无作用。对豚鼠离体小肠、子宫、膀胱、胆囊及离体蛙心以及对兔在位子宫、兔耳血管、蟾蜍下肢血管亦无作用;亦不影响兔颈动脉、股动脉的血流量。马栗树皮素对兔有轻度升压作用,还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及离体兔肠,轻度收缩蟾蜍下肢血管,离体蟾蜍腓肠肌之兴奋性亦略有降低。秦皮煎剂还有某些抗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马栗树皮甙的化学结构与双香豆素相似,故有某些抗血凝作用,其4%溶液能吸收紫外线,故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照射之损伤。

毒性马栗树皮甙3g/kg或马栗树皮素 lg/kg腹腔注射于小鼠,皆不致死,故毒性很低;但也有报告马栗树皮素皮下注射250mg/kg即可致死的。日本秦皮提取物给兔灌胃每天3g/kg,连续45周仅引起轻度的组织病变,如胃肠粘膜呈现分泌亢进、肠神经丛的膨大及肾小球、肾小管的退行性病变;长期注射给药,肝功能及末梢血象皆无显着变化。七叶亭小鼠腹腔注射 3g/kg 时无死亡,皮下注射250mg/kg可使小鼠死亡。莨菪亭对小鼠半数致死量(g/kg):口服为1.39,腹腔注射0.85。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块或切段,晒干。

性味苦;涩;性寒

归经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湿热泻痢;带下,目赤肿痛;睛生疮翳;肺热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眼或取汁点眼。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复方①治热痢下重者: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开,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伤寒论》白头翁汤)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秦皮四钱,生地榆、椿皮各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③治腹泻:秦皮三钱。水煎加糖,分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④治赤眼及眼睛上疮:秦皮一大两。以清水一大升于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食久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点下碧汁,仰卧点所患眼中,仍先从大眦中满眼着,微痛不畏,量久三、五度饭间,即侧卧沥却热汁,每日十度以上着,不过两日瘥。忌酢、萝卜。(《近效方》)⑤治麦粒肿,大便干燥:秦皮三钱,大黄二钱。水煎服。孕妇忌服。(《河北中药手册》)⑥治妇人赤白带下,及血崩不止:秦皮三两,丹皮二两,当归身一两。俱酒洗,炒研为未,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⑦治小儿惊癎发热及变蒸发热:秦皮、茯苓各一钱,甘草五分,灯心廿根。水煎服。(《儿科撮要》)⑧治牛皮癣:苦榴皮一至二两。加半面盆水煎,煎液洗患处,每天或隔二至三天洗一次。药液温热后仍可用,每次煎水可洗三次。洗至痊愈为止。(《全展选编·皮肤病》)

各家论述1.《纲目》:秦皮,治目病,惊癎,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涩而补也。此药乃惊、癎、崩、痢所宜,而人止知其治目一节,几于废弃,良为可惋。《淮南子》云: 秦皮色青,治目之要药也。又《万毕术》云:秦皮止水,谓其能收泪也。高诱解作致水,言能使水沸者,谬也。

2.《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别录》方止男子精虚,妇人崩带;甄氏方又治小儿惊癎身热,及肝热目暗,翳目赤肿,风泪不止等疾;皆缘肝胆火郁气散以致疾,以此澄寒清碧下降之物,使浊气分清,散气收敛。故治眼科,退翳膜,收泪出;治妇人科,定五崩,止血带;治大方科,止虚痢,敛遗精;治小儿科,安惊癎,退变蒸发热。

临床应用1.治疗细菌性痢疾:1.1.秦皮煎剂:每40ml含生药6钱,治疗小儿菌痢共50例。 1岁以下每天8-10ml, 1-3岁10ml,3岁以上15ml,分4次口服。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9天;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平均为8.1天;21例粪便培养至第3天以后均转为阴性。服药后有5例发生呕吐。

1.2.秦皮素:各家所用的剂量不一。有人按每日口服50mg的剂量,制成合剂,不论年龄大小,分4次服。治疗66例(成人30例,小儿36例),有肯定的疗效,但与对照组用合霉素及四环素者相比,效果较差。有人按50-100mg/kg/日的剂量,分2-3次服,疗程5-6日,并按病情需要,配合各种对症处理,治疗77例,有效率在71%以上。有人用秦皮乙素按5mg/kg/日的剂量治疗67例,痊愈者41例,进步 11例,无效15例。

2.治疗慢性气管炎:取苦枥白蜡树树皮制成 1∶1浓度的喷雾液,用气雾发生器射入气雾室,每次吸入30分钟,每日1次,每次2ml;或制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3g),每日3次,每次2片内服。均以10天为一疗程。治疗530例,其中气雾组422例,经二个疗程,近控86例(20.3%),显效140例(33.2%);气雾组另58例,经五个疗程,近控24例,显效23例;口服组50例,经三个疗程,近控3例,显效29例,部分患者的咳、喘、痰三症在服药第1天即见效,气雾组治疗3天内三症见效者占60%左右。对喘息症状与哮鸣音的近期控制尤为明显。

摘录《中华本草》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前胡下一篇:轻粉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