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

2020-11-28 11:47| 发布者: 橘井泉香| 查看: 216| 评论: 0

摘要: 鸦胆子 Yādǎnzǐ(《本草纲目拾遗》)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除去果壳,取仁。本品气微,味极苦。以粒大、 ...

鸦胆子 Yādǎnzǐ(《本草纲目拾遗》)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除去果壳,取仁。本品气微,味极苦。以粒大、饱满、种仁色白、油性足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寒;有小毒。

【归经】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截疟;外用腐蚀赘疣。

【应用】

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 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大肠蕴热,凉血止痢,故可用治热毒血痢,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单用本品去皮,白糖水送服。本品又有燥湿杀虫止痢之功,用治冷积久痢,可采取口服与灌肠并用的方法;若用治久痢久泻,迁延不愈者,可与诃子、乌梅、木香等同用。

2.疟疾 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热,有杀虫截疟之功,故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疟疾,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疗效最佳,对恶性疟疾也有效。3.赘疣鸡眼 本品外用有腐蚀作用。用治赘疣、鸡眼,可取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用鸦胆子油局部涂敷。治疗鸡眼,可以鸦胆子仁,同白酒捣烂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用上法治赘疣。

【用法用量】内服,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苦木苦味素类,生物碱(鸦胆子碱、鸦胆宁等),苷类(鸦胆灵、鸦胆子苷等),酚性成分,黄酮类成分,脂肪酸类成分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香草酸,鸦胆子甲素以及鸦胆子油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油酸(C18H34O2)不得少于8.0%

2.药理作用 鸦胆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及阴道滴虫等也有驱杀作用;本品煎剂及氯仿提取物体外实验能抗疟原虫;并具有抗肿瘤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

3.不良反应 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临床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血。其挥发油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据临床报道,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局部应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因此,应用鸦胆子必须严格掌握好用量,且按正确方法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胡荽下一篇:稻芽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