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2020-12-4 14:35| 发布者: 杏林| 查看: 268| 评论: 0

摘要: 稻 芽 Dàoyá(《名医别录》)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本品气微,味淡。以 ...

稻 芽 Dàoyá(《名医别录》)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本品气微,味淡。以芽完整、色黄、粒大、饱满者为佳。生用、炒黄或炒焦用。

【药性】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应用】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 本品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作用和缓,助消化而不伤胃气。主治米面薯芋类食积不化和脾虚食滞证,功似麦芽,亦常与麦芽相须为用,以提高疗效。

【用法用量】煎服,915g。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化。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淀粉酶,含量较麦芽低。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油、淀粉、麦芽糖、腺嘌呤、胆碱及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等18种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 所含淀粉酶能帮助消化,但本品所含的α-和β-淀粉酶量较少,其消化淀粉的功能不及麦芽。实验表明,谷芽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而具有抗过敏活性。

【其他】过去曾以稻、粟、黍等植物的果实发芽作谷芽入药,认为药效亦相近。1985年版《中国药典》始将粟芽以谷芽为正名收载,并同时收载且单列稻芽。

附药:谷芽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主产于华北地区。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待须根长至约6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炒黄或炒焦用。谷芽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均与稻芽相似,但我国北方地区多习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鸦胆子下一篇:葱白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