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2020年第43号)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见附件)。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20年11月26日
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一、概述
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的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申请人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处方组成、药物性质及剂型特点,尊重传统用药经验,结合现代技术与生产实际进行必要的研究,以明确工艺路线和具体工艺参数,做到工艺合理、可行、药品质量均一稳定可控,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 本指导原则涉及以下内容:前处理研究、提取纯化与浓缩干燥研究、成型研究、包装选择研究、中试研究、商业规模生产研究、工艺验证等。 由于中药复方组成复杂、化学成份众多以及存在多靶点作用等特点;不同处方药味组成不同,相同的药味针对不同的适应症和临床需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制剂制备工艺、技术与方法繁多,新技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不同的制备工艺、方法与技术所应考虑的重点,需进行研究的难点,要确定的技术参数,均有可能不同。因此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研究既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尊重传统用药经验,又要遵循药品研究的一般规律,利用现代研究成果,在分析处方组成和各药味之间的关系、各药味所含成份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制剂工艺和生产实际、环保节能等要求,综合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和评价指标,开展相关研究。鼓励采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辅料。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
(一)尊重传统用药经验
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是基于中医药对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是以既往古籍及现代文献记载以及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研究探索和数据积累为基础的。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尊重传统用药经验。因此前期的文献研究工作越系统、深入,临床应用中积累的数据越充分,越能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二)质量源于设计
中药复方制剂研究应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初期就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了解药物配伍、临床应用等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工艺路线和药物剂型,通过试验研究,理解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和量质传递,确定关键工艺参数;根据物料性质、工艺条件等,建立能满足产品质量设计要求且工艺稳健的设计空间,如确定工艺参数控制范围等,并根据设计空间,开展质量风险管理,确立质量控制策略和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三)整体质量评价
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中的评价应体现复方整体质量特性。应结合复方中药的特点,从临床应用情况、组方配伍、所含的化学成份、药理药效等方面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关注与药品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相关性。 工艺研究选择的指标应该是全面、科学、客观,并尽可能是可量化的,能够客观反映相关工艺过程的变化,能够反映药物质量的整体性、一致性和药效物质的转移规律,保证工艺过程可控。应建立中间体/中间产物和工艺动态过程控制评价指标及判断标准。应建立环境友好、成本适宜的生产工艺,并作为质量评价指标。 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密切相关,应树立生产设备是为药品质量服务的理念,生产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四)工艺持续改进
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中药复方制剂工艺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各研究阶段确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由于工艺条件、批量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般需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验证和改进,上市前应进行商业规模的生产条件验证,确定生产工艺和工艺参数。 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生产工艺研究中,工艺路线、关键工艺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工艺优化研究工作可在确证性临床试验前进行。上市前各研究阶段及上市后的工艺改进研究,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 三、主要内容
(一)前处理研究
药材前处理方法包括:净制、切制、炮炙、粉碎、灭菌等。饮片炮制研究应尊重临床应用的饮片炮制工艺,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研究设计的需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根据具体药物特点、剂型和制剂设计等要求,如需对饮片进行粉碎、灭菌等前处理,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设备、工艺条件和参数,确定相关质量控制要求。 (二)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研究
中药复方制剂成份复杂,为尽可能保留药效物质、降低服用量、便于制剂等,一般需要经过提取、纯化处理。提取、纯化技术的合理、正确运用与否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的发挥和药材资源的利用。中药复方制剂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研究过程中应围绕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注重中医组方配伍理论和临床传统应用经验(如合煎、分煎、先煎、后下等),关注组方药味相互作用以及饮片、中间体/中间产物和制剂的量质传递,并考虑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安全、节能、降耗、环保等要求。 1. 工艺路线 不同的提取纯化、浓缩干燥方法均有其特点与使用范围,应根据工艺设计目的,并结合与治疗作用及安全性相关的药物成份的理化性质,药效、安全性研究结果,已有的文献报道,选择适宜工艺路线、方法和评价指标。 工艺路线筛选研究需要关注: 与有效性相关的工艺路线筛选研究。对来源于临床有效方剂的中药复方,一般可以但不限于从以下方面考虑:1)临床用药经验。应考虑采用的工艺路线与临床用药(如医疗机构制剂等)工艺路线的异同,如采用与临床用药不同的生产工艺,一般宜与临床用药的工艺进行比较。2)药效学试验依据或文献依据。药效学试验可以以临床用药形式(如汤剂)等为对照,选择适宜的药效模型和主要药效学指标,进行工艺路线的对比研究。3)药效物质基础的比较。如与临床用药形式(如汤剂)对照,从物质基础等方面进行比较。 与安全性相关的工艺路线筛选研究。应在有效性筛选的同时考察药物的安全性。一般可以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考虑:前期临床用药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采用药效试验对比不同工艺路线时动物的安全性指标,有毒、有害成份,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工艺合理性研究是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支持工艺路线合理性的证据越多,为后期研究提供更多保障。应注意工艺不合理可能引发的研发风险。 1.1提取与纯化工艺 中药复方制剂的提取应在充分理解传统应用方式的基础上,考虑饮片特点、有效成份性质以及剂型的要求,关注有效成份、有毒成份、浸出物的性质和其他质量属性的量质传递。提取溶剂应尽量避免选择使用一、二类有机溶剂。 中药复方制剂的纯化可依据中药传统用药经验或根据药物中已确认的一些有效成份的存在状态、极性、溶解性等设计科学、合理、稳定、可行的工艺。但由于中药复方制剂中成份的复杂性,应考虑纯化的必要性和适宜性。 1.2浓缩与干燥工艺 依据物料的理化性质、制剂的要求,影响浓缩、干燥效果的因素,选择相应工艺,使所得产物达到要求的相对密度、含水量等,以便于制剂成型。需确定主要工艺环节及工艺条件与考察因素。应考察主要成份,关注不稳定成份。 2. 工艺条件 工艺路线初步确定后,对采用的工艺技术与方法,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和优化。工艺的优选应采用准确、简便、具有代表性、可量化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与合理的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对多因素、多水平进行考察。鼓励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但对于新建立的方法,应进行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研究。 应根据具体品种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工艺及设备,固定工艺流程及其所用设备。 工艺条件研究中应关注物料性质、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的关系,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及范围。 2.1提取与纯化工艺条件的优化 采用的提取方法不同,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有别,因此应根据所采用的提取方法与设备,考虑影响因素的选择和提取参数的确定。一般需对溶媒、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及生产设备、工艺条件进行选择,优化提取工艺。通常采用成熟公认的优选方法,如果使用新方法应考虑其适用性。 应根据纯化的目的、拟采用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选择纯化工艺。一般应考虑拟保留的药效物质与去除物质的理化性质、拟制成的剂型与成型工艺的需要以及与生产条件的桥接。 工艺参数的确定应有试验依据,说明试验方法、考察指标、验证试验等。工艺参数范围的确定也应有相关研究数据支持。 2.2浓缩与干燥工艺条件的优化 浓缩与干燥的方法和程度、设备和工艺参数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物料中成份的稳定,应结合制剂的要求对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 应研究浓缩干燥工艺方法、主要工艺参数,工艺参数范围的确定应有相关研究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