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药审中心通告2020年第43号) ...

2020-12-17 18:37| 发布者: 启疾光| 查看: 733| 评论: 0|来自: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摘要: 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的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涉及以下内容:前处理研究、提取纯化与浓缩干燥研究、成型研究、包装选择研究、中试研究、商业规模生产研究、工艺验证等。 ... ... ... ...


(三)成型研究

中药复方制剂成型研究应根据制剂成型所用原料的性质和用量,结合用药经验、适应症等,选择适宜的剂型、辅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成型工艺的优化,应重点描述工艺研究的主要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参数等)及相关的支持性验证研究。

1. 剂型选择

药物剂型的不同,可能导致药物作用效果的差异,从而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剂型选择应借鉴前期用药经验,以满足临床医疗需要为宗旨,在对药物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剂型特点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应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文献依据、试验资料,充分阐述剂型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

剂型的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1.1临床需要及用药对象

应考虑不同剂型可能适用于不同的临床病证需要,以及用药对象的顺应性和生理情况等。

1.2制剂成型所用原料的性质和用量

中药有效成份复杂,各成份溶解性、稳定性,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各不相同,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剂型。

选择剂型时应考虑处方量、制剂成型所用原料的量及性质、临床用药剂量,以及不同剂型的载药量等。

1.3安全性

选择剂型时需充分考虑药物安全性。应关注剂型因素和给药途径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包括毒性和副作用)。

另外,需要重视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研究工作。在认识药物的基本性质、剂型特点以及制剂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在剂型选择和设计中注意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 制剂处方研究

制剂处方研究是根据制剂成型所用原料性质、剂型特点、临床用药要求等,筛选适宜的辅料,确定制剂处方的过程。制剂处方研究是制剂研究的重要内容。

2.1制剂处方研究

制剂处方研究是制剂成型研究的基础,其目的是使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保证生产时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批间一致性。

中药复方制剂处方前研究中,应研究制剂成型所用原料的性质。例如,制备固体制剂应主要研究制剂成型所用原料的溶解特性、吸湿性、流动性、稳定性、可压性等;制备口服液体制剂应主要研究制剂成型所用原料的溶解特性、酸碱性、稳定性以及嗅、味等。

2.2辅料的选择

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中,应对辅料的选用进行研究。所用辅料应符合药用要求,新辅料还应符合相关要求。

辅料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满足制剂成型、稳定、作用特点的要求,不与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避免影响药品的检测。考虑到中药复方制剂的特点,减少服用量及提高用药顺应性,制剂处方应能在尽可能少的辅料用量下获得良好的制剂成型性。

2.3制剂处方筛选研究

制剂处方筛选研究应考虑以下因素:临床用药的要求、制剂成型所用原料和辅料的性质、剂型特点等。通过处方筛选研究,初步确定制剂处方组成,明确所用辅料的种类、型号、规格、用量等。

3.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通过制剂成型研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处方设计,最终确定制剂处方、工艺和设备,并关注制剂的稳定性。

3.1制剂成型工艺要求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一般应考虑成型工艺路线和制备技术的选择,应注意实验室条件与中试和生产的桥接,考虑大生产制剂设备的可行性、适应性。

对单元操作或关键工艺,应进行考察,以保证质量的稳定。应研究各工序技术条件,确定详细的制剂成型工艺流程。在制剂过程中,对于含有毒药物以及用量小而活性强的药物,应特别注意其均匀性。

3.2制剂技术、制剂设备

在制剂研究过程中,特定的制剂技术和设备往往可能对成型工艺,以及所使用辅料的种类、用量产生很大影响,应正确选用。

在制剂研究过程中,应重点考察设备类型、工艺参数对制剂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可采用多样化的数学建模方法开展制剂成型所用原料性质、工艺参数、关键质量属性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建立关键物料属性、关键工艺参数、制剂成型所用原料关键评价指标的设计空间,并探索相应的过程控制技术,以减少批间质量差异,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进而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先进的制剂技术以及相应的制剂设备,是提高制剂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方面,也应予以关注。

(四)包装选择研究

中药复方制剂的包装选择研究主要指制剂成品、中间体/中间产物(如适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研究,也包括次级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研究。

应根据产品的影响因素及稳定性研究结果,选择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应符合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药品包装标签管理等相关要求。

在某些特殊情况或文献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应加强药品与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的相容性考察。特别是含有有机溶剂的液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一方面可以根据迁移试验结果,考察包装材料中的成份(尤其是包材的添加剂成份)是否会渗出至药品中,引起产品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吸附试验结果,考察是否会由于包材的吸附/渗出而导致药品浓度的改变、产生沉淀等,从而引起安全性担忧。采用新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或特定剂型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在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研究中除应进行稳定性试验需要进行的项目外,还应增加适宜的考察项目。

(五)中试研究

中试研究是对实验室工艺合理性的验证与完善,是保证工艺达到生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必经环节。完成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系列研究后,应采用与生产基本相符的条件进行工艺放大研究,为实现商业规模的生产工艺验证提供基础。中试研究应考虑与商业规模生产的桥接。中试研究过程要制定详细的工艺规程,并做好记录。

通过中试研究,探索关键步骤、关键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和中间体/中间产物(如浸膏等)的得率范围等,发现工艺可行性、劳动保护、环保、生产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商业规模的生产提供依据。

中试研究设备与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一般应一致,主要技术参数应基本相符。中试样品如用于临床试验,应当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的车间制备。

由于药品剂型不同,所用生产工艺、设备、生产车间条件、辅料、包装等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中试研究中要结合剂型,特别要考虑如何适应生产的特点开展工作。

中试研究的投料量应考虑与商业规模生产研究的桥接,为商业规模生产提供依据。投料量、中间体/中间产物得率、成品率是衡量中试研究可行性、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中试研究的投料量应达到中试研究的目的。中间体/中间产物得率、成品率应相对稳定。

中试研究一般需经过多批次试验,以达到工艺稳定的目的。

(六)商业规模生产研究

商业规模生产重点考察在规模化条件下,产品质量的均一性、稳定性,特别是与临床试验用样品质量的一致性,并进行对比与评估。通过研究,明确适于商业规模生产的所有工艺步骤及其工艺参数控制范围,明确饮片、中间体/中间产物、质量风险点,保障工艺稳健、环保、经济。

商业规模生产应关注与设备的匹配性、生产各环节的流畅与便捷。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及生产效率是衡量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指标。

商业规模生产的稳定,一般需经过多批次试验。试验中注意工艺参数、质量属性关联性,关注质量的波动性。相关记录应完善、规范、可追溯。

(七)工艺验证

应在开展临床试验前完成关键环节、关键工艺参数的验证,在申请上市许可前完成完整的工艺验证。工艺验证的生产环境要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生产设备要与拟定的生产规模相匹配。

进行工艺验证时,应进行工艺验证方案的设计,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验证结束后应形成工艺验证报告。应针对中试工艺或商业生产规模,选择适宜的指标,设计工艺验证方案,考察在拟定的生产规模以及工艺条件和参数下,人员、设备、材料、生产环境、管控措施等各方面对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若拟定了设计空间或工艺参数范围,工艺验证中应对拟定设计空间或工艺参数范围的极值进行考察,验证工艺的可行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