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学的源流●中医急诊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奠基期 ...

2021-2-26 15:51|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700| 评论: 0

摘要: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的-门科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其标志就是具有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急诊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形成了急诊医学自身独特 ...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的-门科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其标志就是具有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急诊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形成了急诊医学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它的形成是在历代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步形成的。

一、中医急诊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奠基期

    先秦两汉时期,正处于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历史阶段。许多文献表明,此时中医学已发展到了相当可观的水平,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十四种简帛医书等。这-时期标志性的著作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其问世是中医学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奠定了中医急诊学的理论基础,在该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相关急症的疾病病名、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治要点,同时对中医急诊学临床辨证思维有了纲领性的认识。

(一)对急危重症病名的规范整理
    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对急危重症的命名均冠以“暴”、“卒(猝)"、“厥”等,以区别于非急诊疾病,如“卒中”、“猝心痛”、“厥心痛”、“暴厥”、“薄厥”、“暴胀”、“猝疝"等。许多疾病病名已具有了固定的含义,至今仍在沿用。如“猝心痛”病基本 上涵盖了现代医学所谓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即现代急诊医学诊断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另外,《黄帝内经》时代就有了形体病、脏腑病、风病、寒病、暑病等疾病分类的雏形,为后世各专业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对急诊的临床表现描述的客观性
    客观翔实地描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黄帝内经》的一大贡献, 许多疾病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如(素问.举痛论》详细地描述了五脏猝痛的临床表现。《灵枢.厭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其后触其..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真痛,心痛甚,手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且死。”较详细地记载了厥心痛、真心痛、真头痛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现代医学所讲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相当吻合。《灵枢:痈疽):“痛发于嗌中,名日猛痕。猛痘不治,化为脓,陈不调,塞明,半日死。”在当时的情况下,较详细地记载了本病的病情和预后。除此之外。(黄帝内经》还较详细地专题论述了热病、狂病、桌病等,有些内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 奠定了中医急诊临床排证思维
    《黄帝内经》一书奠定了中医学临床排证思维方法,同时对中医急诊学的临床排证思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在诊断方面
    (1)以外知内是。 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在《素同.阴阳应象大论》中谈到:“以此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以表知里是临床上常用的辨证思维方法,在急危重症方面尤为重要,依据内外整体联系的理念,发挥医者望、闻、问、切的基本技能,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科学思维,以防误诊误治,这种方法是任何现代诊查方法无法取代的,
    (2)三才并察,四诊合参 三才指天、地、人三者,三才并察是中医学诊断疾病过程中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患者是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与天、地相关联的,只有三才并察才能全面地诊断疾病。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谈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变言化者,通神明之理。”四诊合参,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言:“彼此反观,异同互证,而必欲搜其隐微”,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综合分析,以保证诊断内容的全面性、可靠性。
    (3) 知常达变 《素问.玉机真脏论》:“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恒为常,奇为变,知常才能达其变,关键在于掌握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病机特点。
    (4)审证求因《灵枢.外揣>篇中谈到的“ 司内揣外”、“以近知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利用患者对病邪反应确定性原则,通过病证的外在表象,推知病因。如患者有头身困重、口黏呕恶、便滞不爽的临床特点,可推知其为湿邪所伤,据此可制定治法,确定方药,达到治疗的目的。

     2. 在治则方面
    (1) 治病求本,观其所属本者,致病之原。人之所病,或表,或里,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皆不外阴阳,必有所本,这是《内经》中最为重要的治则,只有通过运用“四诊”的手段,翔实地掌握反映疾病本质的证据,即临床表现,观其所属,才能正确地求其本,可以说辨证的过程就是求本的过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大要日:审察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后世各家无不奉其为圭臬。如《类经,论治类一》中“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嘴生休耗气,遗精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的歌诀,生动地体现了治病求本的要妙。
    (2)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保持 机体阴阳的和谐统一, 是人体正常的状态表现。导致疾病的关键是致病因素和抗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阴阳失调而产生病理状态,因此通过扶正祛邪,协调阴阳的平衡,称之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3)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在论及治法时云:“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引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就是所谓的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是将随机用巧的原则引人医学,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根据病变中邪正交争、上下浮沉、内外出人的自然趋势,顺水推舟,既能驱邪外出又能避免耗伤正气,事半功倍。                                             
   (4) 异法方宜,个体治疗《索问 .异法方宜论》说:“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得病之情”就是了解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知治之大体”就是掌握因地制宜的施治原则,实质上就是治疗的个体化          
    (5) 善治未病《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其含义之一是既病防变, 要求医者洞察疾病的演变趋势,抓住时机,早遏其路,化解病邪,争取疾病的良好转机,控制病情的恶化。《难经》中“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及叶桂(外感温热篇》中“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人易易尔”均体现了《内经》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变化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促其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四) 初步形成了中医急诊病机学                                                                                                
《内经》时代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医急诊学的病机学的特点,并一直对后 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1.邪正盛衰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首先谈到了虚实的病机概念,即“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概念的提出对后 世各种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为医宗之纲领,万事之准绳,其言若浅易明,其质若深难究。《素问.刺志论》中进一步谈到了虚实的概念:“夫实者,气人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可见《内经》已经完全形成了重要的“虚实”病机学说,并指导后世各种学术的发展。      
                                                                                
  2.阴阳失调 阴阳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概念, 阴阳学说又是重要的中医病机学说,后世把它视为“八纲病机和辨证"的总纲。阴阳失调《内经》也称之为“阴阳不和”、“阴阳不调”,针对急诊医学的特点,提出了阴阳俱衰、阴阳逆乱、阴阳格拒、阴阳离决的基本病机
   除此之外,《内经》还论述了气血津液失调、六气致病、胜腑病机等,初步奠定了中医急诊的雏形               

(五) 抢救治疗方法强调针刺的重要性                                                                                     
  综现(黄帝内经),在治疗学方面主要强调针刺、灸法等的应用,尤其体现在急教的领城。在药物方面,(内经)十三方实际多是急救的重要方剂,如生铁落饮治疗怒狂阳妖证等。《黄帝内经》更重视针灸方法的具体运用,认为针灸、砭石治病奏效快,可应急。         

(六) 奠定了中医急诊药物学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收载中药35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成五味,奠定了中医急诊药物学的理论基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