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学的源流●中医急诊学理论发展的典范

2021-2-26 15:31|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494| 评论: 0

摘要: 五、中医急诊学理论发展的典范一明清温病学说的兴盛 明清时期兴起的温病学派中人才辈出,对中医急诊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是中医急诊学理论发展的典范。面对新的疾病,在前无古 ...

五、中医急诊学理论发展的典范一明清 温病学说的兴盛

    明清时期兴起的温病学派中人才辈出,对中医急诊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是中医急诊学理论发展的典范。面对新的疾病,在前无古人论述的情况下,认真地研究和思索,经过几辈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新的学说,长足地发展了中医学术。其间最为著名的医学家有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

    吴又可著《温疫论),其根据临床实际,突破传统医学理论,创立了新的病因理论,即“疠气学说”来解释当时的时行天疫,并认为其皆从口鼻而人,形成了温病学派对病邪感受途径的认识。

   《  温疫论》对伤寒,时疫从病因、传染途径、传变过程等方面进行了鉴别。认为伤于寨<温疫论》感疫气者,乃天地之毒气。伤寒之邪自毛窍面人,时疫之邪自口鼻而者,感天地之正气:以经传经:时疫之邪在内,内蕴于经,经不自传。并提出时疫之邪能传人。伤寒之邪在经,染于人。

   《温疫论》赋子“伏邪”新的概念。认为“温病乃伏邪所发”. 其邪伏于“膜原”:提出了拼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是识别温疫的大纲,在治疗上尤重下法的运用,更创达原饮以治本病。

    叶天士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温病发展变化非伤寒六经所能概括,而提出著名的“卫气营血辨证”,将温病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同时制定相应的治疗大法,即“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成为温病治法之纲要。并揭示了温病传变尚有其特殊规律,即邪人心包的变化,临床医生应注意此种危重证候的发生。在治疗上叶天士使用了众多行之有效的处方,为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温病治疗方剂打下了基础。其在治疗上对于温病重视顾护津液,即强调保护胃肾之阴液。在中风治疗上,由于重视“内虚暗风”理论,而采用滋肾平肝的治疗方法。

    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理论,丰富了温病急症的辨治理论体系,与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并补充了前者在虚证论述上的不足,对温病后期阴液耗竭而形成的下焦大虚之证进行了概括。在该书中又提出了湿温治疗三禁八法,为湿温病的治疗进一步 提出了理论依据。吴氏另一大贡献在于其总结和创立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温病急症治疗方剂,如银翘散、三仁汤、加减复脉汤等。

    另外,温病学派中尚有其他一 些著名医家也对温病急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薛生白对湿温病的论述,使湿温病的辨证和治疗区别于一般的温热病; 杨栗山创立著名的升降散至今仍在被广泛地使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对温病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在书中对“伏气”和“新感”进行了详辨。

    在明清时期还有一些医家在急诊学的发展 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如张景岳在急诊学中有诸多创见,其提出表里寒热虚实六变,并以阴阳统之,已具八纲之形。对急症的治疗以阴阳虚实为纲而定纲目,再按病机、证候分证论治,提纲挈领,便于掌握。对于药物的使用,主张用药捷效,并将人参、熟地、 附子、大黄称为“药中四雄”,是治疗急危重症不可缺少的药物。另外张氏在实践中提出了“探病”一法, 对急症中一时难辨之证的诊断颇有启迪意义。

    王清任在《内经》气血理论和。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治则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发挥,他强调气和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无论外感、..所伤者无非气血”。故“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尤重气虚和血察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提出补气活血和返疼活血两个治疗原则,创立了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重要方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