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本经按形成的时间顺序包括夏代《连山》(另一说是太古时期伏羲发明的)、殷代《归藏》(另一说是远古时期黄帝发明的),周代《周易》这三部,总称为“三易”。 也即《周易》只是“易经”其中一部,而且是现今被官方唯一收录且广泛流传、研究、使用的那部“易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易经,狭义的仅指这个《周易》,因另两部“易经”真本已失传(官方未收录)。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国哲学专著。 《周易》起源由来 据历代学者的考证与估计,易的发展起源距今,至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相传当时,伏羲在黄河发现了背上附有图形(河图)的龙马,在洛水发现了背上有图案(洛书)的神龟,并从中得到了启示,根据图形的排列进行演化,最终画出了“先天八卦”。 后周文王(姬昌)根据对“先天八卦”的研究推演,绎出了“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与六十四卦,并作了卦辞,此后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又为每一爻作了爻辞,至此,便形成了《易经》的整个体系。 而《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著,经与传两部分便共同形成了《周易》。经历了以上的整个过程,《周易》的成书年代,大约被认为是在商末周初时期。 《周易》名称含义 一、《周易》著作名称中之所以带“周”,则有以下三种诠释: (一)被认为《周易》是在周代完成的,而周代的书常常被称为周书,如《周语》、《周南》、《周礼》等。 (二)周包含了:周普、普遍的含义,易道广大,无所不容。《易论》中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 (三)《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也被认为《周易》因周文王得名。 二、《周易》著作名称中之所以带“易”,有其特指概念与含义。 一阴一阳谓之道,事物之间的相互激荡、相互作用,才造就了万物生生不息的演变与发展。 以便于理解的概括性话说,易经就是从太极演化而来的。过程为:太极演变成两仪(即一阴一阳),两仪演变为四种象(两个阴两个阳),四象又演变为八个卦(四个阳卦四个阴卦),八个单卦相乘成为覆卦,就演变出六十四卦,由于每个覆卦都由6根爻组成,所以六十四卦一共384爻,再将六十四个卦与384爻分别配上卦辞与爻辞,便构成了易经的体系。 《周易》组成部分 《周易》由《易经》(即《周易》或者通常所说的狭义“易经”之本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易经”: 即“《周易》本经”,由六十四卦,及对应的卦辞和爻辞组成。六十四卦中,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易传:有“十翼”,即: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上(又称“大象”)、象传下(又称“小象”)、文言传、系辞上、系辞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 “彖( tuàn)传”,解释六十四卦卦义的文字,即就是对六十四卦卦名及卦辞的裁断(也就是权威性的注解)。“彖”的注解,大体可以分为先解释卦名、再注解卦辞这两步。注解方法大体有三种:最基本的方法是从内外卦象的属性下手,其次是阴阳爻位的得中当位与否以及阴阳爻性格上是相应与相悖,三是从自然现象联想社会事物。 “象传”之“象”,“系辞传”解释为“象者像也”,“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象”也就说要相像:一是要形容相似(形容),二是要与该事物有可比性(物宜)。“象”也分为点明内外卦象和从自然卦象中找出处理社会事物的办法这两步。“象”就是在明晓卦爻辞的含义下,所指出的趋吉避凶之道。“象传”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来解释卦名﹑卦义:“大象传”主要从卦象来解释卦辞、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 “系辞”之“系”为系属之义,孔颖达疏:“系属其辞于爻卦之下。”为《周易》经文之外全书原理的通论。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阴阳、动静、刚柔等相反属性的事物;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的观点。认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荡”“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万物化生的源泉。 “文言传”是专门针对乾坤两卦的详细注解以及发挥。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中之一就是对祖国医学的纵深发展起到了根本性、原理性、方法性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