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急诊科(室)的任务及基本设施 一、急诊科(室)的任务 (一)急诊任务 医院急诊科(室)是医院的窗口,急诊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及时、迅速、准确地抢救和治疗各科危急重症患者。急诊科(室)实行 24 小时应诊,承担内、外、骨、妇、儿各科的综合急诊任务,不受病种的限制。中医医院的急诊科(室)应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不断总结和探索中医在危重病急救医学领域中的疗效优势,不断提高中医对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和水平,结合急诊临床改进急救中药的剂型,把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成为培养中医急诊医学人才的基地。 (二)急诊范围 凡是起病猝暴、慢性病急性发作、病情险急、易危及病员的病、证、症,或因意外损伤、伤害等处在危急阶段者,均属急诊范围,应予紧急处理。 具体的急诊范围:1高热、中风、脱证、猝心痛等;2急性出血者;3猝腹痛;4心衰、肺衰、肾衰;5抽搐和神昏、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6急性外伤、烧伤;7意外事故(电击、溺水、自缢、异物等);8急性中毒;9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者。 二、急诊组织 (一)急诊科(室)的管理体制 根据急诊医学的特点,并结合中医医院总体科室设置不健全及急诊工作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各级中医院均应把急诊科(室)例为一级科室,独立于内、外科之外,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加强医院对急诊工作的领导,实行急诊门诊、留观、住院病房(含重症监护室)“三位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三级中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应由高级职称医师担任,负责急诊医疗、诊治、抢救、护理、技术培训、临床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并按技术职称的比例配足各级医护人员,建立一支梯队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对医生和护士实行定编定员,固定不变。实行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稳定专业技术队伍,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对危重病员的现场急救、途中抢救及院内抢救的连续性;有利于开展中医急诊的科研工作,通过对危重病员的系统观察和治疗,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中医急诊的学科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中医急诊队伍,造就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具有创新学术思想的学术带头人,使急诊科(室)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从事中医急诊的医、教、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二)急救指挥系统 为了加强急诊工作,增强对意外伤害、危重患者的综合抢救能力,要建立健全医院的急救指挥系统,由业务院长、总值班、急诊科主任及护士长、医务部主任、护理部主任、门诊办公室主任及救护车车队组成。急救指挥系统要做好院内外协调工作,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抢救班子各级医师常备不懈,强化业务学习,强化应急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急诊科(室)人员配备和要求 1.急诊科(室)医护人员应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跨科知识、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采用中医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中医治疗率。“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坚实,训练要有素,有应急本领,能用中西医两法对各种创伤、出血、休克、中毒、溺水、电击伤、重要脏器衰竭等急危重症,进行现场抢救、途中救护和院内抢救。 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的建制要独立,受业务院长及护理部领导,在医疗业务方面必须听从急诊科(室)主任安排。要配备专业知识扎实、基础技能熟练、有一定中西医临床实践经验、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服务态度良好的护士从事急诊科(室)工作。在医疗工作中,注意发挥中医护理的特点,建立中医急诊病种的护理常规,使中医诊疗与中医护理有机地配合,以提高疗效。 急诊科(室)要配备护工和保洁人员,前者受急诊科(室)的领导,后者的工作由保洁公司统一管理安排。 实习医师、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批准后方可参加值班,但人数不得超过本院医生的三分之一。 2.中医医院急诊门诊及观察室人员,按急诊日平均人次配备。急诊病房人员配备,应根据《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规定执行,床位与工作人员之比,二级是1:1.3~1:1.5,三级是1:1.5~1:1.7;二(三级医院各级医师之比,二级要求是1:2:4:8,三级要求是1:3:5:7,保持一个合理的医师结构。 三、急诊科(室)基本设施 (一)建筑选址 1、急诊科(室)门诊的位置,以方便病员就诊为原则,争取急危重病员的抢救时机。应设在医院门诊部的一侧,形成独立区域,并有明显的指示标灯,夜间有标志灯。门前应有停车场,便于急救车停靠和输送病员。 2.急诊科(室)的建筑以一层平面展开为宜,其大厅及走廊要明亮宽敞;急诊科(室)内的各室布局,要以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和节省时间为原则进行设计;应有配套的建筑及房间,如诊室、治疗室、值班室、医护办公室、输液室以及厕所、开水间等;应有方便的走廊与住院处、病房相连。 (二)科室设置 1. 急诊门诊设置 急门诊应设有分科诊断室、抢救室、外科处置室、观察室及急诊煎药房。同时按每日急诊量的多少设立相应数量的观察床位,观察床应占医院总床位的3%,二级医院不少于5张,三级医院不少于15张,其中包括隔离观察床1~2张。抢救室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二级医院面积24m以上,可摆放1-2 张抢救床;三级医院40m以上,可摆放抢救床2~3张;急诊挂号、收费、检验、放射、药房要配套。 2. 急诊科病房设置在住院应按普通病房要求设立急诊科病房(三级医院含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总床位不得少于 30张(含监护床4~6张)。 监护室应有合理的布局与设计,一面为实体墙,采用双开门,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大病房每床有15m,小病房每床有 20m,有充足的照明、电源、供氧、吸引等设施,及防止干扰及交叉感染、空气净化等装置。 (三)医疗仪器设备及药品 盟誉室察则会后 1.急诊科(室)仪器设备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胃肠减压吸引器、吸氧装置、输液装置、超声雾化器、针灸治疗仪、手动呼吸囊(或电动呼吸机)、多功能抢救床、心脏除颜器(附示波装置)、心电监护仪、臂式无影灯、救护车(车上应配备吸氧、吸引、输液、人工呼吸装置,心电图机,除颤器,起搏器等)、各种基本手术器械及敷料等。 2.急诊科(室)主要药品中枢神经兴奋剂、升压及降压药、强心药、利尿及脱水药、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药、镇静剂、止痛剂、解热剂、止血剂、解毒剂、止喘药、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药(包括各种液体)、局部麻醉药、抗生素类药、激素类药、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等。急诊常用中药如人参、炮附子、山萸肉、五味子、麦冬、大黄、生石膏、杏仁等也应准备。同时配备煎熬中药的设备。 (四)“120”急救网 为保证院前急救的快速有效,急诊科(室)应尽力开通“120”急救电话,应装备良好的通讯设备,以利信息传递。急诊医护人员要随时为院前急救做好准备,能正确完成创伤、出血、休克、中毒以及重要脏器衰竭的急救和运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