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一、按摩的顺序 全足按摩,应先从左脚开始,按摩3遍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再按脚底、脚内侧、脚外侧、脚背。由脚趾端向下依次按摩,即总体按摩方向是向心性按摩,沿着静脉 、淋巴回流的方向按摩。如记忆不清,可将足反射区图放在旁边,按图索骥进行较方便,一般情况下每个反射区按摩3次,必要时可增至6次。 重点按摩时,大致上可按照基本反射区→病变反射区→相关反射区→基本反射区的顺序进行。按摩结束后,无论是全足按摩还是重点按摩,都应将按摩完毕的脚踝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摇转4~6次,才可结束。 在按摩时,关键点是要找准敏感点,这样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按摩处就会感到酸痛感觉,才会有疗效;如果找不到敏感点而蛮干一通,只会全无效应而白费力气。 二、按摩的力度 按摩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力度过小则无效果。反之,过大则无法忍受,所以要适度、均匀。所谓适度,是指以按摩处有酸痛感,即“得气”为原则。而所谓均匀,是指按摩力量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奏,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快节奏的按摩一般适用于急、重症和疼痛严重的疾病,慢节奏的按摩主要适用于慢性疾病。
【作用机理】 足部按摩治病保健作用的机理,就是以对反射区的良性刺激,而达到调整组织器官生理机能的作用,使体内产生自愈力。所以对多数反射区来说刺激强一点,痛感重一点,效果就较好,不痛则无效果。 对骨骼系统的疾病治疗,必须用强刺激才能取得明显效果,而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反射区、肝脏病患者的肝脏反射区以及淋巴和坐骨神经反射区,力度就应减弱,按摩处只要有轻微痛感就可以了。 按摩有补泻两种手法,按照"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原则,对实证、体质较好的患者,力度可适当加大,采用强刺激手法;而对心脏病等虚证及老年人、儿童、女性和重病体弱者则用弱刺激手法,延长疗程,使患者的内部机能逐渐恢复。还有,对敏感性强的反射区力量不能过大,而对那些敏感性弱的反射区应适当加大力度。总之,要区别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