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喉痹 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西医学的咽炎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喉痹一词,最早见于帛书《五十二病方》,以后《内经》多次论述了喉痹,如《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痹者,闭塞不通也。如《杂病源流犀烛》说:“痹者,闭也,必肿甚,咽喉闭塞。”这里包括了喉痈、乳蛾、白喉以及部分口腔疾病在内,范围广泛,界线不清。后世医家将喉痹作为一种独立疾病,与喉痈、喉风、乳蛾等分开来,如《喉科心法·单蛾双蛾》说:“凡红肿无形为痹,有形是蛾。”因此喉痹专指咽部红肿疼痛,或微红咽痒不适等为主要症状的咽病。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又有风热喉痹、风寒喉痹、虚火喉痹之分。本节主要讨论喉痹的急性期救治。 【病因病机】 1.风热外袭 常因气候急剧变化,肺卫失固,风热邪毒乘虚侵犯,从口鼻直袭咽喉,内伤于肺,宣降失司,邪热上壅咽喉,而为喉痹。 2.肺胃热盛 邪热壅盛传里,或过食辛热煎炒醇酒之类,肺胃蕴热,复感外邪,内外邪热搏结,蒸灼咽喉而为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疾病诊断要点 1.多有受凉病史。 2.咽部疼痛,发热,恶寒,头痛。 3.咽部黏膜充血,呈鲜红色,腭弓、悬雍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也见红肿,扁桃体肿胀不明显。有的可见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数。 二、证候诊断要点 1.风热外袭证 初起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不利,其后疼痛逐渐加重,有异物阻塞感。全身症状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咽部微红微肿,悬雍垂肿胀色红,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肺胃热盛证 咽痛逐渐加重,痰涎多,吞咽困难,咽喉有梗塞感。全身可有高热,口干,头痛,痰黄而黏稠,大便秘结,小便黄。咽黏膜及悬雍垂红肿,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赤苔黄,脉数有力。 三、鉴别诊断要点 1.乳蛾急性期 咽痛,但扁桃体红肿或表面有黄白色脓点。 2.痧喉 于猩红热性咽炎。虽也咽痛高热,但软腭及咽黏膜呈深红色弥漫性充血,发病24 小时后出现典型皮疹和杨梅舌。 3.斑疹颐喉 相当于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小儿,有咽痛发热,颈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15~20)x10%/L,单核细胞增多至 0.4~0.8,异常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10%以上,血清嗜异性凝集反应阳性。 4.烂喉风相当于急性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虽有咽痛,但疼痛剧烈,扁桃体有溃疡及坏死组织,全身症状重,呈衰竭状,高热达40℃,白细胞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消失。 【急救处理】 一、常规处理 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二、辨证救治 1.风热外袭证 初起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不利,其后疼痛逐渐加重,有异物阻塞感。咽部微红微肿,悬雍垂肿胀色红,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证机概要】邪毒从口鼻直袭咽喉,内伤于肺,风热相搏,致咽喉肿痛而为喉痹。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处理】 (1)方药;施风清热汤为代表方,药用银花、连翘、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浙贝母、板蓝根、桔梗、生甘草。 (2)中成药:清热解毒口服液: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双黄连口服液:口服,每次20ml,每日3次。清开灵注射液:20~40ml加人5% 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双黄连粉针:每次每千克体重6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稀释,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其他:参考风热乳蛾风热外侵证。 2.肺胃热盛证 咽痛逐渐加重,痰涎多,吞咽困难,咽喉有梗塞感。全身可有高热,口干,头痛,痰黄而黏稠,大便秘结,小便黄。咽黏膜及悬雍垂红肿,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赤苔黄,脉数有力。 【证机概要】邪热壅盛传里,火邪蒸灼咽喉,致咽喉红肿、疼痛。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处理】 (1)方药:清咽利膈汤为代表方,药用银花、连翘、牛蒡子、玄参、蚤休、山豆根、山栀、大黄。 加减法:痰稠黏难咳者,可加竹茹、天竺黄、桔梗;高热者可加石膏、知母。 (2)中成药:咽速康气雾剂;外用,每次3,每日 3 次。清开灵颗粒:口服,每次3~6g,每日2~3次。新清宁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金莲花片:口服,每次3~4片,每日3 次。牛黄清胃丸:口服,每次 2丸,每日 2 次。清开灵注射液:20~4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双黄连粉针:静脉滴注,每次每千克体重60mg,用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稀释,每日 1 次。 (3)其他:参考风热乳蛾肺胃热盛证。 【综合诊疗】 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炎。本病急性期往往病情较急,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应当引起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现代医学认为抗菌消炎是本病主要的治疗原则,故可口服抗生素。病情严重者,可选青霉素肌注或静脉用药,并根据病情随时更换药物,在治疗的同时可进行中医药的辨证救治。出现急喉风的并发症当参见本书“急喉风”的抢救治疗方法。 【预防与调护】 1.本病急性期应彻底治愈,以免转变为虚证喉痹。 2.起居有时,寒暖适中,谨防感冒。 3.节制饮食,少吃辛辣醇酒厚味,戒烟,可预防本病或有利于康复。 4.多饮清凉饮料,如用白茅根、甘蔗、荸荠,或麦冬、沙参等煎水服用。 5.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