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的新生

2022-1-14 11:48|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590| 评论: 0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变革,中医 骨伤科也从分散的个体开业形式向集中的医院形式过渡。1954年以 后,全国各地有条件的省、市、县均相继成立了中医院,中医院多设有 伤科、正骨科或骨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变革,中医 骨伤科也从分散的个体开业形式向集中的医院形式过渡。1954年以 后,全国各地有条件的省、市、县均相继成立了中医院,中医院多设有 伤科、正骨科或骨伤科,不少地区还建立了专门的骨伤科医院。在医疗 事业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首先成立了伤骨科研究所70年代,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与天津 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相继成立,嗣后其他不少省市也纷纷成立 骨伤科研究机构。这标志着中医骨伤科不仅在临床医疗实践方面,而且 在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各省市普遍建立中医学院与中医学校,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80年代,十余所中医院校相继成立中医骨 伤系,除了招收大学本科生外,不少院校还培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与 博士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著名老中医的正骨经验普遍得到整理与继承, 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石筱山《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魏指 薪治伤手法与导引》、郑怀贤《伤科疗法》、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 述》、梁铁民《正骨学》、《刘寿山正骨经验》、《林如高正骨经验》 等。

   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的正骨经验,博采各地中医骨伤科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 方法,总结出新的正骨八大手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同时 配合中药内服、外治及传统的练功方法,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 的新疗法,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 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使骨折治疗提高到 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 合在治疗开放性感染骨折、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陈旧性骨折脱位等 方面总结了成功经验,治疗慢性骨髓炎、骨关节炎也取得了一定的效 果。传统的中医骨伤科经验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与提高,逐步形成一 套有中国特色的治疗骨折、骨病与软组织损伤的新疗法。在外固定方 面,各地在总结中西医固定器械的优缺点基础上,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 起,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论证,这方面工作较突出的如中医研究 院骨折复位固定器、天津医院抓髌器、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尺骨鹰嘴 骨折固定器及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等。1986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成立,中医骨伤科学术研究日趋广泛,一方 面推广传统、有效的医疗方法,另一方面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伤 患治疗机理。进入21世纪后,中医骨伤科专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近百家,许多中医院或专科医院的骨伤科床位数 达300张以上;与此同时,骨生理、骨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分 子生物学、同位素、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磁共振、骨密度测量等 现代科学技术已在本学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中 西医结合治疗 外翻及相关畸形、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益气 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补肾益精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 效机制和推广应用等科研项目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些治疗 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骨髓炎及骨关节炎的中药 新药不断研制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新的世纪, 中医骨伤科已走出国门,2005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 委员会成立,海内外骨伤科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中医骨伤科正迎来一个 科学的春天,必将更加茁壮成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