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GBZ 106—2020)(国卫通〔2020〕4号) ... ...

2020-4-29 17:25| 发布者: 国医正宗| 查看: 483| 评论: 0|来自: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摘要: 关于发布《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等7项卫生健康标准的通告 国卫通〔2020〕4号 本标准规定了电离辐射外照射和体表放射性核素沾染所致急性、慢性皮肤损伤和放射性皮肤癌的诊断及处理原则,适用于电离辐射照射所致 ...
关于发布《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等7项卫生健康标准的通告
国卫通〔2020〕4号

  现发布《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等7项卫生健康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一、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06—2020 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GBZ 106—2020 )(国卫通〔2020〕4号).pdf(代替GBZ 106—2016、GBZ 219—2009、WS/T 475—2015)
   GBZ 118—2020 油气田测井放射防护要求(代替GBZ 118—2002、GBZ 142—2002)
   GBZ 130—2020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代替GBZ 130—2013、GBZ 165—2012、GBZ 176—2006、GBZ 177—2006、GBZ/T 180—2006、GBZ/T 184—2006、GBZ 264—2015、部分代替GBZ 179—2006)
   GBZ 169—2020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代替GBZ 169—2006、GBZ 156—2013)
   二、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WS 674—2020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规范(部分代替GBZ 126—2011)
   三、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WS/T 675—2020 氡及其子体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WS/T 676—2020 建筑材料氡射气系数的测量方法
   上述标准自2020年10月1 日起施行,GBZ 106—2016、GBZ 219—2009、WS/T 475—2015、GBZ 118—2002、GBZ 142—2002、GBZ 130—2013、GBZ 165—2012、GBZ 176—2006、GBZ 177—2006、GBZ/T 180—2006、GBZ/T 184—2006、GBZ 264—2015、GBZ 169—2006、GBZ 156—2013,GBZ 179—2006被代替部分、GBZ 126—2011被代替部分同时废止。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0年4月3日

附:
《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解读

  随着科技发展,核与辐射技术广泛应用,辐射损伤时有发生。皮肤作为外界损伤作用于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往往最先表现放射损伤的种种症状。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职业人群放射性皮肤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对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重要意义。为便于实际工作使用,此次修订将GBZ 106—2016《职业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诊断》、GBZ 219—2009《放射性皮肤癌诊断标准》和WS/T 475—2015《放射性皮肤疾病护理规范》3项标准进行了整合。
  一、放射性皮肤疾病的吸收剂量
  依据国际出版物和有关资料中对于皮肤红斑、暂时性脱发、皮肤破溃、晚期皮肤萎缩等相关症状发生时间和剂量阈值的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实践经验,将分次照射剂量阈值定为: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一次照射或等效一次照射皮肤剂量≥3 Gy。而在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累积吸收剂量(或分割照射剂量)大于15 Gy或由急性损伤迁延而来的剂量大于5 Gy。需要说明的是弱贯穿辐射,由于射线能量在皮肤组织浅表即行衰减,更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局部皮肤吸收2Gy就可以引起暂时性脱毛,毛囊丘疹等损伤性改变。故在本标准中对于弱贯穿辐射造成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剂量阈值进行了特殊说明。
  二、放射性皮肤疾病的临床表现
  皮肤受照后可能出现数次红斑。早期短暂性红斑出现在受照数小时内,1-2天减退。受照大约10d后开始出现二次红斑反应。受照后3-5周内出现表皮再生不良。受照后约4-6周再出现的脱皮即为典型的湿性脱皮。受照约8-10周后,也可能会出现晚期红斑。
  三、放射性皮肤疾病的诊断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早期反应除了充血、水肿以外,在大剂量照射后,会产生急性表皮坏死,其原因为表皮基底层有丝分裂后的细胞直接发生分裂间期死亡。这种效应与穿透力更强的射线导致的典型湿性脱皮的肉眼外观类似,但是发生更早(约在照射后10d内),持续时间很短。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受照数年后皮肤及其附件出现慢性病变。I度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或脱失、粗糙,指甲灰暗或纵嵴色条甲;II度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皲裂或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指甲增厚变形;III度表现为坏死溃疡,角质突起,指端角化融合,肌腱挛缩,关节变形,功能障碍。
   放射性皮肤癌:在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基础之上,多伴有难愈合性溃疡。局部皮肤表现为结构层次和修复机制的紊乱。病变组织的病理活检为诊断的“金标准”。
  四、放射性皮肤疾病处理原则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需要尽快治疗,包括全身生命维持治疗和局部保守治疗,必要时需要手术修复治疗。对于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不同的分度将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主要目标是为求“闭合创面、修复功能、防止癌变”。放射性皮肤癌一经病理证实,需要明确全身转移情况,进行临床和TNM分期。予以全身及局部手术切除乃至免疫等全面综合治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