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诊疗技术●穿刺术●骨髓穿刺术

2021-4-21 15:16|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716| 评论: 0

摘要: 骨髓穿刺术 一、适应证 凡疑有白血病、传染病(如黑热病、疟疾、伤寒等)或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疾病等时,骨髓穿刺可以帮助诊断。 二、操作方法 1.确定穿刺部位 ①髂 ...
骨髓穿刺术
   一、适应证
   凡疑有白血病、传染病(如黑热病、疟疾、伤寒等)或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疾病等时,骨髓穿刺可以帮助诊断。
   二、操作方法
   1.确定穿刺部位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病人仰卧,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此部位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为最常用的穿刺点,但骨质较硬,髓液较少。②髂后上棘穿刺点:病人侧卧(幼儿俯卧,腹下放一枕头),上面的腿向胸部弯曲,下面腿伸直,髂骨后上棘突出于臀部之上,相当于第五腰椎水平旁开3cm左右处。③胸骨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背下置一枕头,使胸部抬高,取胸骨中线相当于第二肋间水平,胸骨体上端为穿刺点。胸骨较薄(约1cm左右),胸骨后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④腰椎棘突穿刺点:病人取坐位,双手伏在椅背上,上身前屈;体弱者可侧卧位,两膝向胸部弯曲,以两臂抱之,取第三、四腰椎棘突为穿刺点,有时棘突尖端小而硬,穿刺不易成功,可在距棘突约1.5cm处从侧方穿刺棘突。

常用急救诊疗技术●穿刺术●骨髓穿刺术


   2.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术者戴手套。以1% ~2%利多卡因溶液2~3ml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按摩注射处。
   3. 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距针尖1.0~1.5cm处(胸骨穿刺约lcm,髂骨穿刺约1.5cm),术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40°角),当针尖撞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能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人骨髓腔。若穿刺针不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够固定为止。
   4. 拔出针芯,接上干燥的10ml 或 20ml 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当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尖锐的疼痛,随即便有少量红色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液吸取量以0.1~0.2m为宜。若作骨髓液细菌培养需在留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标本后,再抽取1~2ml。如未能吸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或干抽(dry tap),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人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
   5.抽毕,重新插上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针孔上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三、注意事项
   1.术前做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绝对禁忌做此术。
   2. 穿刺针与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穿刺时用力不宜过猛,尤其做胸骨穿刺时,针头进入骨质后不可摇摆,以免断针。抽吸液量如为做细胞形态学检查则不宜过多,过多会导致骨髓液稀释,影响增生度的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的结果;为做细菌培养可抽取1~2ml。抽不出骨髓液时,如排除技术问题,则为“干抽”,该情况多见于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多发性骨髓瘤及血细胞成分异常增生如白血病原始幼稚细胞高度增生时,此时需要更换部位穿刺或做骨髓活检。
   3.老年人骨质疏松,应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小儿不合作,除严格选择穿刺部位外,必要时穿刺前给镇静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