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Ⅰ中医急诊常用方剂 独参汤(《十药神书》) 组成及用法:人参一两(30g)。为粗末,加大枣五枚,水煎,不拘时服。功能:益气固脱。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出,脉微弱。急诊临床应用 1.各部位的大出血(吐血、呕血、便血等)出现元气暴脱之象者。:售欢牌行 2.脱证(阳气暴脱)的抢救。使用时可用较大剂量(30~50g)煎服或炖服,频服。 实验研究:人参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其作用可能与人参对机体在应激过程中的反应,特别是对神经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有关。 参附汤(《正体类要》) 组成及用法:人参四钱(12g),附子,炮,去皮,三钱(9g)。为粗末,分作二服。阳气脱陷者倍用。 功能:益气回阳固脱。 开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手足厥冷,汗出黏冷,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脉微欲绝。 急诊临床应用 1.心衰以阳气虚脱为主要表现者。本题下西温用,报不明多成哈他家 2.脱证(阳脱)。 3.大出血而气随血脱见有上述症状者。干 本方在组成上较独参汤多一味附子,回阳救逆能力增强,其意与四逆加人参汤相似,即治疗阳气暴脱中又有气血大伤之象者。 实验研究:本方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 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及用法:甘草二两,炙(6g),干姜一两半:(9g),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水煎,分两次服。 功能:回阳救逆。告界们可远,蔡想 主治:少阴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而致的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微;及误汗或大汗而致的亡阳证。 急诊临床应用: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 1.真心痛,此病常表现为心阳暴脱之证,故可用之。 2. 脱证(阳脱)。 3.暴吐暴泻,或某些伴有大汗出而欲厥之急症,在急救时先以回复阳气为要务,可应 用之。 实验研究:本方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皆有显著对抗作用;同时还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并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此外,还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又具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 生脉散(《医学启源》) 组成及用法:人参五分(9g),麦门冬五分(9g),五味子七粒(6g)。水煎服。功能:益气敛汗,养阴生津。 主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口渴,汗出不止;或金为火制,水失所主,而致咳嗽喘促,肢体痿弱,脚软眼黑,舌干红少苔,脉细数。 急诊临床应用:生脉散的应用在于气阴两虚上,而在肺衰、心衰、脱证等病中此证型极为常见,故在急诊中应用很广泛。只要使用得当,即有很好的回厥作用。 在药物的使用上,人参可用西洋参代替。若甚急,可用生脉注射液。 实验研究;对实验性休克有保护、强心、升压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 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及用法: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9g),白术二两(6g),炮附子一枚(9g)。水煎,分四次服。 功能:温阳利水。 主治:少阴病,有水气,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及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胸动,振振欲辩地者。 急诊临床应用:在应用中不必拘泥于是否有水肿,而在于是否为阳虚水泛。 1.心衰,本病多为心阳不足,阳虚而可致水泛,故以本方加减治之。 2. 肾衰亦多见偏于阳虚者,肾为水脏,阳不制水则水泛全身,故用本方治之。 加减:若咳,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小便利,去获苓;下利,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呕,去附子,加生姜至半斤。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及用法:麻黄去节,三两(98),桂枝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3g)。上四味,以水九升,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急诊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1.外感发热属于风寒束表者。 2.哮喘、咳嗽属风寒表实证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注意事项:因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实验研究;麻黄汤有降低发热家兔肛温的作用。能促进小白鼠唾液分泌,增加小鼠泪腺分泌。对氨水致咳小鼠有镇咳作用。麻黄汤能使小鼠肺支气管灌流时间缩短。 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及用法:麻黄去节,六两(12g),桂枝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g),石膏如鸡子大,碎(18g),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3g)。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技准小限品牛业涉和用装、用非限公资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 急诊临床应用:外感发热初期高热者,属于外寒里热可以使用之。由于本方发汗力强,因此在使用时要谨慎,以防亡阳。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组成及用法:麻黄四两(9g),杏仁五十粒(9g),甘草二两,炙(6g),石膏半斤(18g),水煎服。 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东黑东区产大北湘、徽黄苗告,出市大燕 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喘咳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扇,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急诊临床应用:本方治疗肺热喘咳疗效甚佳,尤其对小儿麻疹并发肺炎而属于肺热者,更有可靠的疗效。在剂量上,根据外寒、内热的轻重,麻黄和石膏剂量可以适当调整,石膏用量一般为麻黄的2~3倍,若内热甚者,石膏可以达到30~50g。在治疗肺热喘咳时可以适当加用鱼腥草、射干等药物。 加减:肺热重者,可加羚羊角粉;痰热壅盛,痰鸣气促者,可加黛蛤散或鲜枇杷叶;喘而大便不下者,加瓜蒌皮、炙桑皮;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下窍通则上窍利而喘则愈。实验研究:仲景原方对实验性大鼠咳嗽模型的止咳作用最优。即使四味药物单独煎煮所得药液的混合物,其作用也较四药同煎(仲景原方煎煮法)所得汤液的作用为弱。 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及用法: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6g),干姜三两(6g),甘草三两,炙(6g),桂枝,去皮,三两(9g),半夏半升,洗(9g),五味子半升(6g)。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痛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急诊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的常用方剂,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1. 哮病急性发作。应注意的是,仲景在治疗喘证时,最常用的是细辛、干姜、半夏的组合,因此在使用上不可以忽略以上三药的使用。 2.咳嗽属于风寒外束、水饮内停者。 注意事项: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必须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可使用,且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症见咳痰黄稠,舌苔黄,口渴,脉数者不宜使用。 加减:若外寒较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蜜炙;兼热象,出现烦躁者,可加石膏以清热除烦;口渴者,去半夏之燥,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喘者,加杏仁以利肺平喘。 实验研究:本方对豚鼠离体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有抗组织胺、抗乙酰胆碱和抗氯化钢作用。其中麻黄、半夏在本方平喘作用不是主药,而细辛、五味子、桂枝组合煎液,对离体气管的作用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