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钮菜

2021-5-10 15:24| 发布者: 杏林| 查看: 195| 评论: 0

摘要: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拼音Gǔ Niǔ Cà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的全草。春、夏、秋采收。原形态 ...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

拼音Gǔ Niǔ Cài

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全草。春、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有分枝,秃净或近秃净,高约1米。茎纤弱,绿色。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边近全缘,或有不规则角状的粗齿,质薄,上面深绿色,有小点,下面淡绿色,叶脉于叶背隆起;叶柄纤弱,长约1厘米。花序柄腋生,长1~2.5厘米,纤弱;花2~5朵,排列成伞形花序;萼绿色,5裂,裂片卵形;花冠白色,直径6~8毫米;雄蕊5,着生于冠喉上,花药粘合成一圆锥体,顶裂;子房2室,胚珠多数。果球形肉质,直径约5毫米,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花期夏秋间。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南方各地。

性味《福建中草药》:"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血,消肿。治痢疾,淋病,目赤,喉痛,疔疮。

①《广州植物志》:"清凉散热,可治轻微的喉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眼红肿痛及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或捣汁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痢疾:鲜少花龙葵二至四两。水煎服。

②治热淋:鲜少花龙葵二至四两,水煎服。

③治咽喉肿痛:鲜少花龙葵四至六两。捣烂绞汁,调第二次米泔水,加盐或醋少许,每次一汤匙,日服三至四次。

④治高血压病:鲜少花龙葵一至三两。水煎服。如病人经常便溏者不宜服用。

⑤治疔疮:鲜少花龙葵一至三两。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蜜调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古钮菜

拼音Gǔ Niǔ Cài

英文名all-grass of Shiningfruit Night-shade

别名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衣钮扣、公炮草、五宅茄、乌点规、点规草、扣子草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photeinocarpum Nakamura et Odashima [S. nigrum L. var .parciflorum Liou]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m。茎无毛或近于无毛。单叶互生;叶柄纤细,长1-2cm;具疏柔毛;叶片薄,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8cm,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而成翅,边缘微波状或具不规则波状粗齿,两面均具疏柔毛。花主邓近伞形,腋外生,纤细,着生花1-6朵;总花梗长1-2cm;花梗长5-8mm,花小;直径约7mm;萼绿色,5裂,裂片卵形,具缘毛;花冠白色,筒部陷于萼内,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上,花丝极短,花药粘合成一圆锥体,顶裂;子房2室,胚球多数。浆果球状,直径约5mm,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种子近卵形,两侧压扁,真微1-1.5cm。几全年开花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长于溪边、密林阴湿处或林边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

性味味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高血压;痢疾;热淋;目赤;咽喉肿痛;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衍;或绞汁涂。

各家论述1.《广州植物志》:清凉散热,可治轻微的喉痛。

2.《南宁市药物志》:治眼红肿痛及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岗松下一篇:古钩藤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