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92|回复: 4

[寓医深长] 浊毒病机理论之国医大师李佃贵创新提出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214

回帖

347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471
发表于 2019-3-18 21: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国文化 于 2019-3-18 21:37 编辑

浊毒病机理论之国医大师李佃贵创新提出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7-9-20)徐伟超 河北省中医院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医疗实践深入探索的新形势下,“浊毒”作为病理机制概念的中医学术用语被提出,并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同,可谓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浊毒理论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在医疗实践中,以中医病因学的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浊毒发病机理,近年来,我们围绕浊毒诊疗思维开展了深入工作,使之不断臻于完善。现将浊毒诊疗思维相关内容陈述如下,与大家交流。

浊毒的概念
浊毒的概念源于中医学的浊邪和毒邪理论。中医学认为,浊与清是相对的概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可见,《黄帝内经》对浊的认识有二:一是指体内消化代谢产物,如汗、液、二便排泄的污浊之物;二是指生理功能气化的相对产物而言,是水谷精微浓浊部分。而“浊邪”一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他在讨论五邪中人的一般规律时提出“清邪居上,浊邪居下”。仲景所说的浊邪,与湿邪相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也未论及“浊邪”一词,只是在讨论湿邪的性质时指出:“湿性重浊”时才提到“浊”字,“浊,就是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出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现象。“浊邪,重浊之邪气也。”意指秽浊,浑浊之物。浊邪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因外感湿邪,由表入里,阻于中焦,湿邪困脾,浊邪内生。二是由脾虚或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日久成浊。

那么,浊邪和湿邪有何区别?我们认为,浊邪与湿邪均为体内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联系,是指源同质异,因湿与浊同类,积湿成浊,均属于阴,故有“湿为浊之渐,浊为湿之极”之说。正因为如此,造成了湿与浊在病机和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其区别在于,一是浊轻为湿,湿重为浊。二是湿邪有外感和内生,浊邪只有内生而无外感。三是湿邪致病较浊邪致病轻浅,易于治疗;浊邪较湿邪重深,易转化难除。

毒邪在中医学中的含义较多,概言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药物的毒性、偏性。二是指感染性外科脓疡病症,如丹毒、肠痈等。三是指病因,包括能够对机体产生毒害或毒性作用的各种致病物质,“物之能害人者,如毒药、毒物之类是”。目前亦认为,大凡内外致病因素,当其致病性强,对机体危害严重者,便可称之为毒邪。

产生毒邪的原因有两种途径:或外感火热,邪气太盛,入血分而化毒。如王冰注《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就是指邪气太盛,即可化生为毒邪的观点。或由于脾虚湿盛,湿郁化热,热蕴成毒。尤在泾注《金匮要略心典·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云:“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意指邪气长期在体内蕴积,久而不去,也是产生毒邪的成因。但总的来说,古代医家对于浊和毒的认识均为单独记载,未将“浊毒”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而“浊毒”一词的正式提出,是李佃贵教授在继承中医学文献中有关“浊”、“毒”零散记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等变化,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浊毒理论,继而首创“浊毒学说”,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性污秽、浑浊稠厚;毒性陈腐、质变有害。二者性质类同,极易相生互助,相夹为虐,合为一体,“浊毒”并称。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又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排除体外的病理产物。并以此阐明了浊毒的内涵、产生的原因、病理变化、致病特点,以及从浊毒辨证疾病的临床法则、治法等,而且这些理论得到了中医界同仁的共识。因此,浊毒学说是源于中医基础理论,而又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的一门独立学说。



127

主题

214

回帖

347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4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21: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浊毒产生的原因

任何病理产物的产生,都是受某种原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而浊毒就是因水湿代谢失常凝集而成的病理产物。其产生,多由六淫、饮食、劳欲、情志所伤,使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障碍,三焦水道失于通利,加之脏腑间的功能失调、阴阳偏盛偏衰等因素,影响脏腑功能,以致水湿失于正常输布和排泄,故聚而成水湿或凝而成浊,蕴结日久,化热转为浊毒之邪。常见的原因有:

肺失治节,津液凝聚化热为浊毒。肺为水之上源,主气司治节。治节有权,则宣散津液,充肤润身泽毛;清肃下降,则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谷精微敷布全身,濡养机体。一旦六淫外侵,内涉于肺,津液失于宣降,则津液凝聚为痰饮,久郁化热,而成为浊毒。

脾失健运,水湿凝聚化热为浊毒。脾居中焦,与胃相连。脾主运化,以升为顺,胃主受纳,以降为和。二者升降有序,共同完成受纳、腐熟、运化、输布精微的作用。若外湿入侵或暴饮茶、酒,内湿蕴脾,或饮食不节,膏粱厚味,或饮食不洁,损伤脾胃,或情志刺激,肝气郁结,伤及脾气,均可造成升降失常,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肺,反为水湿凝集,蕴结日久化热,而成为浊毒。

肾气不足,水湿内停化热为浊毒。肾主水,职司全身水液气化。肾气充足,开合有度,升腾津液以养五脏,降泄浊液从膀胱排除则为尿液。如久病及肾,或纵欲伤肾,以致肾气不足,水液不得蒸化,则湿浊内停,久郁化热,则生为浊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14

回帖

347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4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21: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国文化 于 2019-3-18 21:33 编辑

浊毒的病理属性

浊毒处于不同的病程有不同的表现,为了掌握其病理属性,给辨证用药提供方便,我们以中医学的阴阳、寒热、虚实理论为基础,以致病特点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病理特征。

阴阳交错。按阴阳观点分析,阳毒者,多显露于外,感而即发,以邪气亢盛为特点;阴毒者多深伏于体内,蓄久方显,以邪气蕴蓄不解为特点。根据浊毒的临床致病特点,浊毒致病病情重,邪气亢盛,符合阳毒的特征。但引起疾病前又多深伏体内,蕴蓄不解,难以察觉,又符合阴毒的特征,故浊毒的阴阳属性交错难辨。

热邪偏盛。浊毒本无寒热之分,与寒热之邪皆可兼夹。据临床研究而言,常见浊毒兼夹热邪,即使初期兼寒邪也多从热化。因此,病理属性为热邪偏盛。

正虚邪实。浊毒为一种病理产物,由正虚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无力,机体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机体诱发浊毒内生。而浊毒内侵则机体气血阴阳耗损,导致正气亏虚,即因实致虚。所以,浊毒属邪实,浊毒致病属正虚邪实之证,在临床呈现为缠绵难愈,变化多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14

回帖

347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4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2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浊毒的致病特点

浊毒的危害甚广,侵犯部分较多,可致变证百出。但按每种病邪均有自身的致病特征和规律来认识,浊毒致病归纳起来则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易阻滞气机,损伤脏腑气血。浊毒性热、质浊。热能伤气耗血,因病呈损;浊性粘腻,阻滞留恋,阻碍脏腑气机,损伤脏腑。

致病范围广,涉及部位多。浊毒之邪可随气机升降流行无处不到,内而脏腑经络,外至四肢肌腠,游溢全身,隐而难查,一旦显露则诸症辙出,形成多种病证。

浊毒致病缠绵难愈,病情重,治疗难,疗程长。由于浊毒性质黏腻,流而不畅,蕴蒸不化,相互为用,胶着不解,日久必凝结气血,燔灼津液,以致脏腑败伤。因此,病情难愈,病期冗长,治疗困难。

浊毒为病常与痰瘀相夹。浊毒以气血为载体,无所不及。一旦留结,阻碍气机运行,阻塞脉络,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则凝滞为血瘀;若流及津液聚集之所,影响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则酿液成痰,而且浊、痰、瘀皆为阴邪,是同气相求之类。所以,浊毒致病多兼有夹痰夹瘀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14

回帖

347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4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21: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浊毒的治疗规律

基于浊毒病机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化浊解毒法当贯穿于浊毒证治疗的始终。通过化浊解毒,可使浊化毒解,从而气行血畅,痰消火泻,积除郁解,以恢复脾升胃降的生理特点,故为治疗浊毒证的基本法则。但浊毒证的症状繁多,治疗不能拘泥于一法一方,应随证灵活选用,或给邪以出路,使浊毒从大便而出、从小便而去、从汗液而解;或从截断浊毒生成,阻断湿、浊、痰、瘀、热、毒胶结成浊毒之势。具体治法概括为以下几种:

通腑泄浊解毒,引邪从大便排出。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浊毒内蕴,日久雍结肠胃,可致腑气不通,浊毒滞留。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应以通腑泄浊解毒法为治,通畅腑气,泻下通便,使浊毒之邪随泻下而排出。临床运用以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口气秽浊,大便秘结为使用依据。代表药物有厚朴、枳实、芦荟、大黄等。

渗湿利浊解毒,引邪从小便排出。“湿浊同源,湿久凝浊。”湿浊下注肾或膀胱,致气化失司,湿浊内蕴,化生浊毒,应以渗湿利浊解毒法为治,通过利尿,使体内浊毒之邪从小便排出。前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正是对此而言。临床运用本法应以肢体水肿,小便不利,或尿少,身体困重,舌苔白为使用依据。代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冬瓜皮、车前子、薏苡仁等。

发表透浊解毒,引邪从汗液排出。浊毒蕴结肌表,此时因病邪轻浅,应遵“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通过汗出可以疏通腠理,宣肺通卫,使体内浊毒由肌表而出,从而达到排泄浊毒的效果。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得法,势必转而深入,变生他证。临床应用以胃脘疼痛、遇寒加剧,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为使用依据。代表药物有香附、紫苏、桂枝、荆芥、防风等。

健脾除湿解毒。湿为浊毒生长之源,脾虚运化失职,湿邪内生,湿凝成浊,久郁化热,热极成毒,则形成浊毒内蕴证。因脾主运化,脾健则湿浊不生,气机调畅,脾胃复健,诸症自除,故健脾除湿为化浊解毒的治本之法。临床运用应以胃脘痞闷或胀满,食少纳呆,气短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泄为使用依据。代表药物有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薏苡仁等。

芳香辟浊解毒。“脾喜燥恶湿”,无论内因或外因,脾功能受及影响,则湿浊内阻,脾为湿困,气机不畅,日久化生浊毒。若单纯健脾则除湿作用缓慢,需用芳香化浊为治。因土喜暖、喜芳香,本类药物辛香温燥,正合脾的生理特性,用芳香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辛温燥烈能燥化寒湿,此即前人谓之“醒脾化湿,化浊辟秽”的功效。临床运用以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口淡无味,口甘多涎,舌苔腻为使用依据。代表药物有藿香、佩兰、厚朴、砂仁、草豆蔻、紫豆蔻、陈皮等。

祛痰消浊解毒。浊毒为患,每多夹痰,痰郁不解,蕴积成热,热极生毒,则形成浊毒内蕴之势。由于痰性流连黏结,积着胶固,痞塞不通,只有用荡涤才能祛除,故用祛痰消浊解毒之法。临床运用以胃脘堵闷,痰多,肢体困重,纳呆,口中粘腻无味,大便溏薄或不爽为使用依据。代表药物为半夏、陈皮、瓜蒌、茯苓、胆南星等。

清热化浊解毒。因湿凝成浊,痰浊内阻,易阻碍气机,气郁化火,热极而生毒,故用清热化浊解毒法。临床运用以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口黏,恶心欲呕,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浊厚腻为使用依据。代表药物有茵陈、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龙胆草等。

攻毒散浊解毒。浊毒已成,久居体内,毒陷邪深,胶着难解,阻碍气机,酿生痰瘀,入络易积成形,非攻不克,故用有毒力猛之品,以毒攻毒,活血通络散浊为治。临床运用以体内肿块形成,固定不移,痛有定处,舌质暗或有瘀点为使用依据。代表药物有全蝎、蜈蚣、壁虎、水蛭、土鳖虫、斑蝥等。


综上所述,浊毒为人体病理产物之一,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与肺脾肾关系甚为密切。浊毒病机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中医学对浊毒证病机的新认识,也是指导中医治疗浊毒相关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丰富发展现代医疗疾病谱,提高各种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但浊毒病机从概念、理论提炼上升到学说体系尚有许多不够系统、完善之处。为了加强浊毒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研究,逐步形成完整的独特的浊毒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今后应努力加大对浊毒相关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力度,进一步阐明病机的科学内涵,为其临床治疗浊毒相关病证提供理论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