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两和权衡等词原来都与秤有关
“半斤八两”是人们常用来形容两个同样或基本差不多的事物,那半斤怎么会等于八两呢?那是因为这个词跟中国古代使用的称量工具秤有关,就是从这里引申而来,因古代六两制秤是十六两为一斤,八两自然就是半斤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词语与杆秤有关,那就是“权衡”。“权”是杆秤里的秤砣,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而“衡”则是秤杆,象征紫微星座。其引申为比较轻重、计算得失,“权衡轻重”、“权衡利益”都是由此而来。
那么这个十六两制秤是怎么来的呢?那就要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话说。当时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 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由秤杆、秤砣、秤星构成,秤星以十六进位的,叫十六金星秤。其看似简单,其中却藏着许多学问: 秤杆——权 秤砣——衡 秤星——量 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颗星来表示,叫作“秤星”,也就是广义上说的“准星”。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公平、正直,不能黑心。
前七颗星--表示北斗七星,主亡;告诫人们在用秤的时候,心中有方向,不可贪财迷钱莫辨是非。
中六颗星--表示东西南北上下六方,主生;它告诫大家,用秤的时候,要心居中正,不可偏斜。
最后三颗星--分别是福、禄、寿,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用来告诫生意人要诚实信用、不欺骗,否则,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如果你给人家多称了几两呢,那就是给自己添寿、加禄、增福。
准星,也就是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这是狭义的准星定义;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在不称重时,则秤砣放在定盘星位置,提秤悬空秤杆是平衡的,俗称“秤平斗满”。
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以定盘星表示天理良心的定位,买卖要公平,是交易的起点;其他各星位定不可转移,代表着永恒;手中秤与心中秤一致,彰显着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因此,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如宋朝朱熹《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词︰“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秤毫,杆秤上手提的那个绳纽。它的意思是叫人在秤东西时要明察秋毫,决不可粗心大意。秤一提起来首先看到的是定盘星,提醒商人要权衡一下良心,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不得缺斤短两。 望称,就是称尖向上翘起好像向着天上望去,故名望秤。卖家给你望秤说明卖家给你多秤了货物,让利给你了,希望你再次光顾生意,这是过去生意人拉回头客的头脑。 杆秤除了衡量天下物、保持公平之外,在生产生活的演变中还被赋予了独特的吉祥寓意,如,乔迁新居时,携米斗(内含米粮和钥匙)、算盘、杆秤入门,寓意锁住米粮,聪明伶俐,称心如意;在传统婚礼中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盖头,寓意生活称心,在部分地区的婚嫁习俗中也有寓意新娘“吃了秤砣铁了心”跟随夫家过日子的说法,而杆秤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龙,新娘佩戴的凤冠霞帔则为凤,也有“龙挑凤”之意。
古代人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人人存有敬畏之心,不敢做昧良心的事。
可见老祖宗创造的十六两,以及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只是衡量物重,更是用来度量人心。无论是做秤的人,还是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因此,杆秤称的不仅是良心,而且还有人的诚信、正义,这也正是中华传统的优良文化。
注:龙行天作首发启疾光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