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4|回复: 2

[国内中医药传承] 《浙江省提升中医药“一老一少”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印发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7

回帖

257

积分

实习版主

积分
257
发表于 2022-6-1 09: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健全“一老一少”中医药服务体系



  日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提升中医药“一老一少”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围绕“一老一少”重大疾病中医药联合攻关、中医诊疗能力提升、中医药健康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弘扬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医药“一老一少”服务能力、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的14条具体措施。

  《实施意见》明确,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中医药科技创新作用,带动区域中医儿科、老年医学科学术发展。到2025年,在儿童老年健康领域建设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40个以上。围绕儿童老年健康领域重大疑难疾病、罕见疾病、重大传染病等,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疾病病机、诊疗规律、防治技术等领域研究。

  《实施意见》要求,加强中医老年医学科和中医儿科建设。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儿科的比例分别达到85%和100%。做优做强中医老年医学科、中医儿科等专科。积极推进“国医养国娃”、儿童治未病照护理念,总结推广“中医护苗”经验。将中医药融入孕育、生育、养育全过程,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婴幼儿提供健康管理。

  《实施意见》提出,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干预试点和推广应用。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病和失能、失智、伤残等,制定推广中医康复方案和适宜技术。

  在“一老一少”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实施意见》明确,鼓励中医药等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填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口。将儿科中医药人才纳入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儿科专业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力度。

  此外,《实施意见》强调,进一步推进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将中西医营养育儿厨房建设融入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建设,指导家庭科学育儿。到2025年,建设50个以上中小学校园中医药文化角、100个以上社区老年中医药知识角。支持中医药博物馆、文化馆等建设,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和推广基地。(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章关春、楼彦 通讯员:郑名友 )

4

主题

11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2-6-8 14: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省提升中医药“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实施方案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关于印发浙江省提升中医药“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卫发〔2022〕19号

各市卫生健康委、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民政局:
      现将《浙江省提升中医药“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浙江省民政厅
                                                                                                                 2022年5月6日


浙江省提升中医药“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实施方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在儿童和老年健康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应用,对儿童和老年常见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助力建设“浙有善育”“浙里康养”,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促进老年健康长寿为根本,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老年人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中的独特作用,努力为儿童、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增强儿童、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一老一小”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儿童和老年重大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取得明显进展、防治水平大幅提高,广大儿童、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升、优质高效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QQ图片20220608145123.png


二、工作任务 

(一)“一老一小”重大疾病中医药联合攻关工程

1.建设儿童老年健康领域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国家高能级平台中医药科技创新作用,带动区域中医儿科、老年医学科学术发展。在老年健康领域,重点围绕神经和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骨关节病变、恶性肿瘤、胃肠功能障碍、健康和功能促进等疾病,在儿童健康领域,重点围绕近视、弱视、肥胖、多动症、青少年心理障碍、性早熟、矮小症、小儿传染病等疾病,优先布局建设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实验室、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中西医结合旗舰学科。推动儿童老年健康领域建设一批中医药类省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医药类国家级科创平台。到2025年,在儿童老年健康领域建设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40个以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实验室数量达到20个以上。

2.推进儿童老年健康领域理论与技术创新。围绕儿童老年健康领域重大疑难疾病、罕见疾病、重大传染病等,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疾病病机、诊疗规律、防治技术等领域研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强儿童和老年疾病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和利用,加速研发一批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特色创新中药。鼓励企业开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老年中医养生保健器械产品和以中药材为基础的保健食品、药膳产品,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具。到2025年,在儿童老年健康领域实施20项以上中医药现代化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

(二)“一老一小”中医诊疗能力提升工程

3.加强中医老年医学科和中医儿科建设。支持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和儿科,增加病床数量,开设就诊绿色通道。鼓励社会力量优先举办儿科、老年医学科等非营利性中医专科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提升儿童和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疗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设置中医老年医学科、中医儿科或专业组。三级儿童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儿童医院应当设立中医儿科。省级和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儿科,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科,普遍提供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活动。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儿科的比例分别达到85%和100%。

4.提升儿童和老年疾病诊疗服务水平。实施县级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提高县级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儿童老年健康领域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中医老年医学科、中医儿科等专科。筛选儿童老年健康领域中医优势病种和技术,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开展儿童和老年重大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形成“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辅助生殖技术。鼓励相关医疗机构牵头成立中医老年医学科、儿科专科联盟,通过项目合作、联合病房、专科帮扶等形式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中医优质资源下沉。到2025年,制定推广不少于5个儿童和老年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5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开发不少于10个儿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少于10个老年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5.推进中医药医养结合。支持公立中医医院通过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与社会资本等开展合作,新建、托管、协作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开设以收治老年疾病为主的中医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要与养老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面向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辐射。到2025年,100%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

6.推进中医药医育结合。积极推进“国医养国娃”、儿童治未病照护理念,总结推广“中医护苗”经验。将中医药融入孕育、生育、养育全过程,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婴幼儿提供健康管理,通过“辨体施护”“辨体施养”“辨体施膳”,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创新公卫服务供给模式,将儿童中医药服务纳入乡镇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建设“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重要内容。到2025年,全省90%的妇幼保健院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建设20个中医药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2-6-8 14: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一老一小”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

7.加强疾病预防和康复机构建设。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要设立治未病科,合理划分治未病健康服务区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养生保健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请开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加强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中医康复中心。推动中医医院与残联、民政康复机构开展合作,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建立健全县级中医医院与社区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至2025年,100%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建有规范的治未病科(中心),三级中医医院和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分别达到100%和80%。

8.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睡眠、行为发育等,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干预试点和推广应用。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病和失能、失智、伤残等,制定推广中医康复方案和适宜技术。健全省、市、县三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完善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机制。依托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和省中医护理质控中心,制定儿童老年健康领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医能力建设,推广适合家庭医生使用的治未病服务技术。至2025年,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1家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制定推广儿童老年健康领域中医药适宜技术30项以上。

9.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实施。积极宣传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开展中医药膳食疗科普活动,推广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围绕儿童、老年人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与其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丰富治未病内容,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和85%。

(四)“一老一小”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

10.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鼓励中医药等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填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口。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学校设置中医养生学等健康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健康服务类、养老服务类相关专业课程中增加中医药健康养老内容。面向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养老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知识与职业培训。加强中医药康复人才培养。到2025年,开展老年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骨干人才等培训800人次以上,面向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药康复技术培训5000人次。

11.加强儿童领域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将儿科中医药人才纳入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儿科专业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力度,加强中医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招录和培养工作。在“西学中”专项中单列儿科或设定一定比例,鼓励西医儿科临床医师学习中医。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具有高级职称儿科医师到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多点执业。推动浙江中医药大学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筹划共建儿科学院,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与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大儿科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到2025年,新建儿童专业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10个以上,新招儿童专业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00名以上,培训“西学中”儿科临床医生500名以上。

(五)“一老一小”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12.加强中医药科室中医药文化建设。鼓励中医老年医学科、中医儿科等中医药科室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门诊、病房和中药房等区域内的设施和内部装修、标识、科室简介等体现中医药文化风格与特色,便于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形成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13.推进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将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订《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教学辅导材料,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将中西医营养育儿厨房建设融入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建设,指导家庭科学育儿。在农村文化礼堂开展中医药健康咨询、互动体验、文化展览等,丰富农村文化礼堂内容载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居委会、乡村群众活动场所等,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帮助老年群体更加经常接触到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到2025年,建设50个以上中小学校园中医药文化角、100个以上社区老年中医药知识角。

14.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支持中医药博物馆、文化馆等建设,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和推广基地,充分利用数字语音、全景影像、三维影像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特色突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展示体系。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积极利用“浙江中医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办好《养生大国医》电视节目,开设国药宝典、国医养生道、问诊一对一等栏目,传播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到2025年,建设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40家以上、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6家以上。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一老一小”中医药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推行医疗处方和健康处方“双处方”制度,将“一老一小”中医药工作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县域医共体和医疗机构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发挥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研究解决“一老一小”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人才培养等重点难点问题。

(二)完善支持政策。加大“一老一小”中医药工作支持力度,完善要素保障。在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中加大“一老一小”科研经费投入,优先保障“一老一小”中医药科创平台和适宜技术基地建设。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落实儿科、老年医学科等中医门诊人次和住院床日专项财政补助政策,对用于治疗儿童和老年疾病的中医新技术,简化新增价格项目审核程序,将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及时总结提炼“一老一小”中医药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典型报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宣传老年健康达人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相关学会协会广泛开展儿童、老年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培训。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的浓厚氛围和发展“一老一小”中医药工作的良好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