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徐庆锋介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特别是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以来,广东立足粤港澳三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目标,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在推进规则衔接、制度衔接和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高规格的制度设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相继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及有关配套实施方案、《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发展大局全方位高水平谋划,推进落实。
二是搭建高质量的交流合作平台。开辟粤港澳三地中医药融合发展新路径,广东中医药主管部门联合港澳卫生行政部门成功举办了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共促成85项中医药合作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中,设立中医药服务贸易高峰论坛,共商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良策,有力推动中医药从大湾区走向世界。
三是健全高效率的协作交流机制。落实《粤澳中医药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粤港澳三地中医药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多领域专业联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和中医药人才协同机制,有效促进了湾区内中医药交流合作。
四是完善高水平的多元服务功能。加大港澳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发展路径。广东中医药院校招录港澳学生规模持续名列全国首位。支持港澳中医师在大湾区内地执业,目前已有204名港澳中医师在广东省内医疗机构执业创业。选派中医药专家支持香港中医医院建设。实施“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向港澳派遣中医专家,共同探索中西医结合新模式和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的新路径。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玲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有关工作要求,广东省药品监管局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目前,总体目标要求的第一阶段6项重点任务均已全部落地见效。
据介绍,一是落实“港澳药械通”政策,打通了国际先进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临床应用的通道。截至目前,“港澳药械通”共批准指定医疗机构19家,批准药械48种,其中药品27种、医疗器械21种,惠及患者4050人次。
二是承接国家药监局委托对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简化注册审批,推动粤港澳中药监管机制对接,助力优质港澳传统中成药实现在内地注册上市,全面提升广东省中药注册审评审批能力。截至目前,已有10个港澳外用中成药获批内地注册上市。其中澳门2个,香港8个。
三是支持港澳药品跨境在大湾区内地生产,推动大湾区产业一体化发展。通过首创“港澳持有+大湾区内地生产”的监管模式,发挥粤港澳三地中药产业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推动形成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目前,已有麝香活络油等2个香港药品顺利实现跨境生产上市。
四是推动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成功跨境至澳门使用。目前,广东省中医院首批6个院内制剂批准跨境至澳门镜湖医院临床使用,让内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更好地惠及澳门居民。
五是支持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粤港澳中医药政策与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平台,提升横琴发展中医药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同时,支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使用澳门地区已上市部分药品,进一步推动粤澳两地医疗和用药等民生公共服务衔接。
王玲表示,下一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和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要求,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药品监管创新政策落实落地,促进大湾区中药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还就完善中医药人才职称评价体系、开展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遴选工作、支持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国妇女报 记者:林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