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1|回复: 0

[国内中医药传承] 守正创新,潜明合予,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复制链接]

4

主题

8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2-11-29 13: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思考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为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经历数千年的涤荡和沉淀,中医药不断完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传承模式。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为此,我们将人才需求方向与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以期构建适应时代需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的特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从外在表现来看,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中医药知识按照显性程度可以划分为“明知识”和“潜知识”两种类型。“明知识”是指中医学中既可以被感知、又可以用语言或者符号描述的知识与技能,具有方便教、方便学、方便传播的特点;“潜知识”是指中医学中只可以被感知、而难以用语言或者符号描述的知识与技能,相对于“明知识”而言,具有难教、难学、难传播的特点。鉴于“明知识”与“潜知识”的特点,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明知识”往往通过院校教育理论化和体系化的课程教学来传授;而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知识”,则通过师承教育过程中根据特定的情景,因材施教、择机传授,才能取得成效。

以传承手段来看,中医药名家的“主观性”是其传承发展的“可变量”。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源自祖祖辈辈的探索、钻研、积累,是一代代人的“看家本领”,也是一辈辈人的“守护神”。自古以来“师传徒、父传子”是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传承的主要方式,而这种形式有赖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难以批量化、规模化培养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困局及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中医药迎来了人才培养新的机遇。分析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困境及产生原因,有助于有针对性突破中医药人才培养困局。

一是生源质量起点不够高。高分考生报考中医药院校、有意愿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才较少,导致进入中医药院校生源素质与985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

二是院校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院校教育进入中医药行业,存在周期长、回报慢、收入相对较低的情况。基于此,中医药人才培养成才率低,即便以第一志愿报考中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不从事中医,进入中医药行业的人才与中医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成正比。

三是民间传承体系不健全。民间中医难以遇到满意的高徒,部分人有“非其人不授”的观念,选择空间有限。民间传承以临床经验为主,很难使知识体系理论化,各家各派对中医药理论的注解也不尽相同,有时相互矛盾,导致学习难度增大,人才培养效率低。

四是人才保障机制不完善。学院教育和民间教育未能融合互补,存在“各自为政”等现象。在医疗效果评价上,因为缺乏指标性、数据性的反馈,也很难形成统一标准。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中医药教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分类难、加工难、整理难的“三重困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院校教育,是从师承教育、书院教育转变而来,其课程体系是参考西医院校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对中医药经验知识向理论知识转化、中医药整体系统知识的分化、中医药知识体系向课程的构建转化带来了挑战。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  将中医药的思想、经验和技术升华、转化为相应理论、课程、教材

好教材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好教材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并且具备理论化、系统化、模块化的特点。因此,加强中医药理论、课程、教材建设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推进“经验知识体系”向“理论知识体系”转化。组织专门力量,收集整理老中医的经验,收集整理民间中医药经验,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完善中医药资料及素材,并进行描述、分类、加工、整理。

二是推进“潜知识”向“明知识”转化。制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分层分类教学方式方法,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知识”转化为易教便学的“明知识”,降低学习门槛和对学习者的素养要求。

三是推进“宽泛概念内涵”向“统一化概念内涵”转化。加强对中医药的学术研究,邀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以现场研讨和临床验证等多种方式,对中医药重要经典和基本概念进行统一诠释、明确内涵、形成共识,编写易于推广普及的教材。

2  积极探索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的多元培养形式

一是完善中医药高等教育层次。高水平大学(985院校)应开设中医药专业,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学习中医的机会,同时发挥高水平大学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

二是强化中医思维的培养。中医思维是中医药学的精华,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因此在院校教育中应当加强中医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于2008年创办“中医摇篮班”,在加强学生基础素质教育基础上,从“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中医思维”“早期模拟临证”“提高临床技能”四个模块入手,构建了以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强化临床技能为核心的创新型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强化中医临床能力培养。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以临床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立足于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加强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年创办岐黄国医书院和阳明医堂,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以“德术一体”为目标、“潜明合予”为理念,构建“三式融通”模式,开展了中医内科专硕培养教学改革实践。“德术一体”,即以培育德术兼备人才为目标,践行德与术一体推进、一体发展,实现二者互济互用、同步提升;“潜明合予”,即以综合多维传授潜明知识为理念,通过教学内容创新和规范跟师带教,实现“潜明合予”,即将中医学科中的“潜知识”与“明知识”同时传授给学生;“三式融通”,即以岐黄国医书院和阳明医堂为平台,构建了院校式教育、师承式教育、书院式“三式融通”模式,通过多方位综合创新,发挥不同教育模式的优势特色,促进了中医“潜知识”向“明知识”转化,将潜明合予理念落到实处。

3  以开放观念,主动将现代科技融入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是破除“门户之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多对一”带教模式,进一步推动“中学西”“西学中”的实践,推动现代科技思维与中医思维的融合,推进现代科学与中医药学科的融合。

二是运用现代科技,推动学科交叉创新。科学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加强对中医药的研究和运用。目前,中药炮制机理、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毒性毒理研究等学科已广泛运用了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自动化等领域的科学技术。要与时俱进地将现代科学和中医药结合起来,使之优势互补。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牵头与相关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医流派、古今病案数据以及望闻问切数据进行模块化、数字化处理,建立起传统医药知识图谱,研发望闻问切智能四诊仪,使中医诊疗、开方、抓药、煎药、服药全流程信息化,不仅方便群众就医,对中医药人才培养也有着重要意义。

4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各类保障制度,强化绩效激励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的经费投入,改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条件。二是根据中医药特点设立收费标准,增设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诊断”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中医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与工作年限进行确定和调整,提高中医人才收入水平。三是建立合理的对名医学术传承的补偿机制,激发名医传承积极性,如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制度,保护名老中医的知识产权、名誉权。(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岐黄学者、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 刘红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