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1|回复: 2

[国外中医药应用] 中医药成哈萨克斯坦健康时尚“代名词”

[复制链接]

2

主题

11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3-12-7 20: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中—哈传统医学中心义诊暨传统医学文化宣传周在哈萨克斯坦举办,当地掀起了“中医热”——


“看爷爷的后背,也有中国医生给盖的‘火章子’了,颜色很浅,说明爷爷很健康!”9月6日上午,在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中医诊室内,62岁的穆塔里莫夫体验完中医火罐疗法后,向孙子骄傲地说道。

9月4~9日,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中医专家在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举行义诊暨传统医学文化宣传周活动。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的医疗机构代表在当地开展义诊、中医药文化展、文创产品展及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随着中医药与当地民众的交集日益密切,“火章子”“不疼的长针”“甜药茶”等形象生动的词语在当地民众间流传。有趣、有用、有交情,这些标签使得中医药在当地掀起了阵阵热潮,成为健康时尚的“代名词”。


1有趣,传统中医药邂逅文创产品

“这支唇膏的主要成分是玫瑰、紫草和蜂蜡,天然健康,适合在阿斯塔纳干燥的秋季使用。”“安神助眠枕加入了决明子、合欢花等中药材。在中国,中药材不仅能熬制汤剂治疗疾病,也能在日常保健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活动中,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区的各式中医药茶饮、经络拍等中医药文创产品十分“吸睛”。其中,由陕西省中医医院和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开发的中医文创产品“以艾为信”礼盒成为“明星产品”,礼盒中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瓷花瓶,以及铜川照金高山艾等产品,当地民众饶有兴致地举起手机拍照“打卡”。

“这是纯手工缝制的中药香囊,有防病、驱虫的功效,可以挂在包上或者车内,美观又健康。”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当地民众发放了近百个中药香囊,仅仅一个上午,就送出了300多件文创产品。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孔群表示,不少人提起中医药就容易联想到苦味的汤药,其实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形态多元,需要向人们全面、多方位地展示。文创产品兼具观赏性、便利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使中医药有了创意化的呈现,更流行、更亲民也就更易于传播。此次陕西中医药文创产品亮相阿斯塔纳,已体现出“圈粉潜质”,后期将加大中医药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输出力度。

2有用,“比吃止痛药物还管用!”
QQ图片20231207202756.png
民众体验、观摩中医耳穴压豆。

9月的哈萨克斯坦天气渐凉,时不时飘洒起小雨,在中医诊疗技术体验区,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的医生贺维正为民众进行耳穴压豆治疗。绵绵细雨没有浇灭民众排队体验的热情,当天,贺维为130余人进行了耳穴压豆治疗。

“很神奇!医生压一压我的耳朵,就能知道我经常胃疼。”排了20多分钟队体验到耳穴压豆的当地居民别力克直呼不虚此行。“我的职业是货车司机,今天中国的医生提醒我,人也应该像汽车一样定期给身体做‘保养’。中国人说的‘治未病’是很大的智慧。”体验完耳穴压豆,别力克又前往中医义诊区,中—哈传统医学中心的哈萨克斯坦籍中医治疗师马文轩和陕西省中医医院医生为他提供了针灸、推拿等治疗。

中风后遗症、偏头痛、失眠……活动期间,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来到中—哈传统医学中心,诉说着健康问题,体验着中医的神奇疗效。

针刺、推拿、艾灸、拔罐……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成人中医诊室内,陕西省中医医院的医生们采用多种中医适宜技术为民众解决健康问题。“比吃止痛药物还管用!”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纷纷称赞。

在儿童诊室内,中—哈传统医学中心主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医生刘玉堂正同康复治疗师张志强为2岁的脑瘫患者阿依达查体。阿依达右侧肢体偏瘫,肢体功能差,今年7月,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治疗一个月后,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均有了明显进步。阿依达回到哈萨克斯坦后,继续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在中心的导诊台上,时不时会出现民众自发送来的水果、糕点。哈萨克斯坦籍中医治疗师萨雅说:“无论是‘老中医’还是‘洋中医’,都是送健康的人,在中心工作,我听到了太多同胞由衷地说出‘спасибо(谢谢)’,我们全家人都因为我是中医而感到骄傲!”
QQ图片20231207202855.png
医生在为儿童患者查体。


3有交情,满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中医药需求

“我们来自中国陕西,古丝绸之路的起点。”9月6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会客室,孔群在座谈交流中提到,中哈两国山水相依、民心相通,是好邻居、好朋友。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传统医学正在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带来健康福祉。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前校长胜茂夫表示,在哈萨克斯坦,中医药为当地民众的健康保健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一张深受民众喜爱的“健康名片”,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后,双方就中医药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学术交流、科研协作等达成合作意向。

活动期间,陕西中医药代表团还先后前往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立儿童康复中心等地开展巡回讲座及学术交流,介绍中医药在预防、医疗、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作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单位的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还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儿童康复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友好邻邦,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于哈萨克斯坦人民来说很亲近,我们应该学习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院长阿拜·拜根金在与陕西中医药代表团会晤中说:“我见证了中医药在我的国家落地开花,越来越多的民众被‘吸引’并解决了健康问题,我深受鼓舞。我认为,西医和中医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学习和补充,就像我们的两只手,应该紧密地握在一起。”

阿拜·拜根金表示,他计划开设传统医学临床科室,希望能与陕西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加强联系,持续开展临床科研合作、专家互访、诊疗技术培训等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中哈传统医学领域融合互鉴、共同发展,以满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对中医药诊疗服务的需求。(中国中医药报   通讯员:张丽姝)

3

主题

6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0
发表于 2024-2-23 0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哈免签后,跨境看中医的人多了




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11月12日凌晨,新疆长安中医脑病医院接收了首位免签后前来治疗的哈萨克斯坦脑瘫患儿阿依孜热(化名)。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依孜热才9个月,6月份查出患有脑性瘫痪。父亲江多斯(化名)开始四处寻医,他明白越早治疗恢复效果越好。江多斯经营着一家网店,对于网络上的信息他十分敏感,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中医治疗对于阿依孜热的病情有很好的效果,他就开始关注各类中医信息,托在中国的朋友打听医院和跨境治疗政策。

11月初,江多斯下定决心带着阿依孜热到新疆康复治疗。正当江多斯为复杂的签证办理手续手忙脚乱时,中哈免签的消息传遍了哈萨克斯坦,也解了江多斯的燃眉之急,他立即购买了11月12日的机票,等待着免签政策的实施。

当顺利抵达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时,江多斯感慨说:“以前工作原因也来过中国,但办理手续的时间很长,每次都要提前申请。现在通关的手续很简洁,只要带上护照、机票就可以了,很方便。”

当天晚上,阿依孜热办理了入院,第二天就开始接受中医康复治疗。“我以前见得少,对中医还有一些怀疑,当我看到这么多中国人都在这里针灸,我信了!”江多斯告诉翻译齐先生,“你之前告诉我这里除了治疗儿童,还可以治疗成年人,麻烦帮我办理住院,我也想要在这里治疗。”原来,江多斯曾因为脑梗住过医院,右手也留下了后遗症,虽然过去5年多,但右手还不是很灵活,这次也想通过中医治疗改善一下手功能。就这样,父亲江多斯和女儿阿依孜热一起开始治疗。

“随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和中哈免签政策的落地实施,中亚国家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的患者最近非常多。”新疆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齐培荣说:“中哈免签政策的实施简便了入境手续流程,让像阿依孜热一样的哈萨克斯坦患者能够接受3个月不间断康复治疗。为更多哈萨克斯坦人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带来了便利,也为中医药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马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
发表于 昨天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服务哈萨克斯坦民众:当“洋中医”拈起那根神奇的银针


一双灵巧的手,拈起一枚细长的银针。

治疗室里,哈萨克斯坦“洋中医”萨雅正为小患者施行颊针治疗。针尖刺入穴位,帮助通经活络、缓解病痛。

这里是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哈传统医学中心)。像萨雅一样的“洋中医”与中国的中医师一起,为哈萨克斯坦患者提供中医诊疗。候诊区内,不少当地患者已经排起了队,等待接受针灸、艾灸、拔罐、推拿等治疗。
图片

传统医学是上合组织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几年来,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把中医特色疗法送到当地民众家门口,并悉心培养本土中医人才,在哈萨克斯坦种下了一片繁茂的杏林。

“洋中医”搭建桥梁

“脉象如同珠子在盘中滚动;浮脉好比木头浮于水面,轻按时可感知脉象跳动,重按反而减弱;丝脉则指脉象细弱如丝,若有若无……”说起在中国学习中医时所掌握的28种脉象,萨雅如数家珍。

萨雅的家在阿斯塔纳。目前,她是中哈传统医学中心的一名中医师,负责脑瘫、孤独症、智力及语言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的治疗工作。

2022年12月,中哈传统医学中心在阿斯塔纳挂牌。中心由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单位共同建设。中心在突出脑病专科特色的同时,也兼顾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诊疗需求。中心除了有中国的中医师,还有多名像萨雅一样的本土中医师。

受家庭影响,萨雅从小立志从医。儿时所看影视剧对传统医学的描绘,也让她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2014年,萨雅前往中国学习汉语,次年考入陕西中医药大学,攻读针灸推拿学专业。5年的学习生涯,她积累了厚厚一沓关于中医理论与实操的笔记。

毕业后,萨雅曾在哈萨克斯坦其他医疗机构工作。2023年5月,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正式开诊,萨雅加入中哈传统医学中心,运用头针、推拿、理疗等中医疗法为患者进行治疗。

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心工作的,还有哈萨克斯坦姑娘艾琳。她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心刚刚工作了4个月。此前,她曾在距离阿斯塔纳不远的一家中医诊所工作3年。

与萨雅一样,艾琳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回到哈萨克斯坦时,艾琳还带上了一本上学时读的《黄帝内经》。如今,艾琳在中心主要担任翻译,协助中国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同时也参与部分推拿、艾灸等治疗工作。艾琳说,她已取得中国的中医职业资格证,并在哈萨克斯坦完成了相关认证。

中医到海外,当地人往往对中医理念和诊疗方式感到陌生。此时,“洋中医”能发挥重要的沟通桥梁作用。

萨雅提到,起初,不少哈萨克斯坦患者对中医半信半疑,常有人问:“一根针怎么能治那么多病?是不是在骗人?”面对这些疑问,她与同事们总是耐心解释,从五行、五脏六腑、气等中医概念讲起,说明中医“治人而非仅治病”的整体观念。

“我们常向患者说明,针灸等中医疗法并非只针对某个局部,而是对人体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调理。例如,处理疲劳、睡眠障碍或孤独症儿童的挑食问题时,我们不仅选取头部穴位,也会配合腹部、腿部和手臂的穴位。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许多脑部问题会伴随四肢肌力下降或消化功能减弱。通过刺激不同穴位,既能改善局部,也能整体调理。”萨雅说。

中哈传统医学中心开诊后,渐渐积累了口碑。萨雅说,如今,中心采用预约制,每天一早,便有不少提前预约的患者在等待。仅她一人,日均接诊量就有30—40人。

“能把所学的中医知识付诸实践、为哈萨克斯坦的民众服务,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我希望在这里做好治疗工作,把中医的理念介绍好,让更多本地朋友走近中医、信任中医。”萨雅说。

小患者说:“谢谢,中国”

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心的儿科诊室,7岁的哈萨克斯坦男孩阿克拉姆正在中医师的看护下,一步一步地练习走路。

这段时间,他和4岁的妹妹劳珊在母亲的陪伴下,再次来到中心继续接受康复治疗。这对小兄妹患有痉挛型脑瘫,出生后一直无法自主行走。中哈传统医学中心在哈萨克斯坦开诊那年,听说这里采用中医疗法针对脑部疾病,妈妈就带着两个孩子前来求医。经过中医系统性治疗,兄妹俩已经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小小步伐。

“刚来的时候,女儿的大脑认知有障碍,几乎听不懂别人说话,走路也特别不稳。哥哥则无法站立,经常摔倒,平衡能力很差。我们接受中医治疗后,第一个疗程持续了90天,完成两个疗程后,我就明显看到孩子们在平衡、行走和认知、理解能力上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第三个疗程。”小兄妹的妈妈说。

“针对兄妹俩的情况,中心采用了针刺、艾灸、推拿、理疗、康复训练等疗法,缓解了肌肉痉挛和足内翻。下一步的治疗重点是改善阿克拉姆的步态,纠正异常的走路姿势,帮助他更好回归学校、融入正常生活。对于妹妹劳珊的认知障碍,接下来可以继续用头针治疗。取穴不在多,一定要精……”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宋虎杰与萨雅和艾琳讨论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像阿克拉姆与劳珊一样的患者还有许多。中哈传统医学中心2023年5月10日开诊,至2025年8月中旬,累计服务患者4.6万余人次。每日平均接诊量超过200人次。目前,中心接诊的患者中约80%来自哈萨克斯坦本地或周边国家,同时也为在哈华侨华人、中资企业员工提供中医药服务。
1.png
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心的儿科诊室,萨雅(左)、艾琳(中)、小患者阿克拉姆的妈妈(右)与几位中医师讨论小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记者 林子涵摄

“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越来越多当地民众开始信任中医。”宋虎杰说。他提到一位因脑外伤导致偏瘫失语的年轻患者,在经过一个月的中医系统治疗后,已能重新行走和说话。“家属在病友群中自发分享,又吸引了更多人慕名而来。”

宋虎杰介绍,中心诊疗覆盖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疼痛、各类常见病与多发病,以及部分罕见病与疑难病,并相应配备了多专业方向的医护人员团队。同时,中心发挥优势,针对脑瘫、孤独症、智力低下等特殊儿童,从中国选派了专攻儿童康复的中医医师提供诊疗服务。中心还聚焦中医脑病领域,开展中风、脑出血、脑梗塞、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从而为更多脑病患者提供了系统治疗的可能。

萨雅说,治疗过程中,阿克拉姆非常喜欢听她讲中国的故事,也常看她手机中存有的中国照片。在与中方医生的日常互动中,他渐渐学会了一些中文,不仅能够用中文数数,还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

“以后的治疗,有没有信心?”医生们问阿克拉姆。

阿克拉姆认真地点了点头。

“谢谢,中国。”停顿片刻后,孩子突然用中文说。

诊室里,大家都露出了笑容。

中医文化更多走进百姓家

走进中哈传统医学中心的培训教室,一幅萨雅手绘的“五行—五脏”关系示意图摆在讲台前。“这是中心开展培训活动时用的教学课件。”萨雅说,“借助直观的图示,本地医生与医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气’和五行。”

宋虎杰介绍,中心面向当地传统医学从业者、西医医生及中医爱好者,持续开展“岐黄丝路”培训项目,至今已举办9期。“通过系统培训,我们培养出一批具备合法执业资质的‘洋中医’。他们本身拥有患者群和医学背景,如今正逐渐成为中医药的爱好者、应用者、实践者和推广者。”

据介绍,培训分为初级和进阶两个阶段,初级班在哈萨克斯坦本地完成,面向初学者传授中医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经验和专业能力的医护,则可前往中国,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接受进一步的培训。“上午学理论,下午进病房学习实战,这种模式很受欢迎。”

近段时间,中哈传统医学中心还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儿童医院联合举办培训班,为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提供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还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阿斯塔纳医科大学等知名机构合作,共同开展中医药培训、健康讲座及科研项目。

“经过近几年的交流,哈萨克斯坦国立儿童医院正式成立了中医科,这意味着中医正逐渐进入当地主流医学体系。”宋虎杰说。

为更好满足本地患者的就诊需求,今年5月,中哈传统医学中心刚刚迁至新址。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国际部主任王辉表示:“原场地300多平方米,已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患者流量。新址选址更靠近市中心,交通便利、功能更加完善,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目前,中心正在引进更多诊疗及康复设备。下一步,中心还计划发力中医药制剂,根据本地多发病和患者需求,针对性开展中药方剂的研发与配置工作。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山水相连、民心相通,传统医学交流有良好的基础和前景。”宋虎杰表示,随着病患之间的口口相传、“洋中医”们的自发推广,加上定期的培训与义诊,中医在哈萨克斯坦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持续提升。“中医正因独特魅力,走入更多哈萨克斯坦百姓家。”(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8月28日 第06版    记者:林子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