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回复: 6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浅注 卷五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01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6

回帖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0
发表于 2024-10-25 14: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卷五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此分别四饮之名目也。今人于四饮外。加留饮伏饮。而不知四饮证之病因。多起于水留而不行。甚者伏而不出。亦何必另立病名乎。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其精津化为痰饮。不复外充形体。
而第觉)水走肠间。(水顺流。则无声。有所滞碍。则)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即稠痰稀饮而俱见也。)饮后水流在胁下。(不上不下。悬结不散。)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悬。即悬挂之义也。)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流壅经表。)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溢。即流溢之义也。)咳逆倚息不得卧。(肺气壅而不行。)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于脏。而不正中也。)此分别四饮之病证也。(前言四饮。或膈间。或肠间。或胁下。或肢体。或胸中。皆不能尽饮之为病也。
凡五脏有偏虚之处。则饮乘之。可以历指其所在)水(饮)在心。心下(悸动有力。状如)坚筑。(火为水制。而气不伸。则)短气。恶水不欲饮。水(饮)在肺。吐涎沫。(吐过多。则渴)欲饮水。水(饮)在脾。(中气伤。则)少气(湿气盛。则)身重。水(饮)在肝。(肝脉布胁肋。则)胁下支满。(嚏出于肺。而肝脉上注肺。故)嚏而(牵引作)痛。水(饮)在肾。(水盛而凌心。起于脐下。跳动甚。则为)心下悸。
此承上四饮而推及五脏。而其义始备也。言脏而不及腑。以腑为阳。在腑则行矣。与水气篇不同。
(然以五脏言之。则为在。以病因言之。则为留。)夫心下有留饮。(背为胸之府。水留心下。溢于胸中。而偏着于背。)其人背寒。冷如掌大。(饮留之处。阳气所不入也。)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以饮留于肝。而应于肺也。)咳嗽则辄已。(以饮被气击。而欲移也。) 胸中有留饮。其人(饮盛者。气不伸。则)短气(饮结者。津液不输)而(口)渴。四肢历节痛。(以痰饮横流于肢节也。然不与历节黄汗同者。以其)脉沉者(责其)有留饮。
此言饮之留而不去之为病也。
魏念庭云、背为太阳。在易为艮止之象。一身皆动。背独常静。静处阴邪常客之。所以阴寒自外入。多中于背。阴寒自内生。亦多踞于背也。(饮留而不去。谓之留饮。伏而难攻。谓之伏饮)膈上(伏饮之)病。(时见)痰满喘咳(病根已伏其中。一值外邪暴中。其内饮与外邪相援。一时)吐(露迅)发。则(以外邪之为)寒热背痛腰疼。(激出内饮之痰满喘咳大作。以致)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诸)剧。(因以断之曰。)必有伏饮。此言饮之伏而骤发也。俗谓哮喘。即是此证。当表里并治。如小青龙汤。及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芒硝茯苓为主治。余着有公余医录。(实时方歌括。及时方妙用。)及医学实在易。二书中论之颇详。兹不再赘。
(饮病当求其所因。不必尽由于饮水。而即饮水可以例其余也。谓)夫病患饮水多。(水停胸膈。)必暴喘满。(此其易见而易知也。推而言之。)凡食少(则脾虚不能制水。)饮多。(则水邪又因而增益。)水停心下。甚者(助肾凌心。)则(为)悸。微者(妨碍气道。而)短气。(若)脉双(手俱)弦者。寒(气周体)也。皆(因)大下后(伤中气而)善虚。(若)脉偏(于一手。见)弦者。饮(气偏注)也。(医者求其病因。当于虚寒二字加意焉可。)
(此言饮病之因。指其大略。以为一隅之举也。)(上言脉弦。弦为阴象。阴则为寒。弦则为减。减则为虚。不易之理也。然有不可以弦概之者。自当分别。)肺饮(则脉)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上附于肺。即同肺饮。故)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亦)平(而不弦)也。(余求其所以然之故。盖以弦者。借木之象也。肺属金而克木。故肺之自病不弦。肺之初病亦不弦。病势之未甚则然也。二者自当别论。)
此言饮脉之不弦者。大抵饮之未甚也。举此二者。跌出下节温药之正治。此作撇笔看。不然与后第十四条矛盾。(请言其治法。)病痰饮者。(偏寒偏热。皆未中綮。)当以温药和之。(此不烦之要语也。上节言病痰饮。犹未言痰饮之见出何证也。缘其)心下有痰饮。(阴邪冒于阳位。阳虚不运。则)胸胁支满。(阴气上干。则)目眩。(此痰饮病之的证也。上第言以温药和之。犹未言温药之当用何方也。温能化气。甘能健脾。燥能胜湿。淡能利水。以)苓桂术甘汤主之。(此痰饮病之的方也。)此为痰饮病而出其方也。

111

主题

16

回帖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14: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五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02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和以温药。不独治痰饮然也。即微饮亦然。微者不显之谓也。饮而曰微。非气非水。
如阴霾四布。阻塞升降之路。则为短气。谓)夫短气(之由。皆由于)有微饮。(法)当从小便(而)去之。(盖以膀胱为水腑。太阳之气通于天。以)苓桂术甘汤主之。
(令膀胱气化。则天高日晶。阴霾自散。而升降之气顺矣。若)肾气丸(是从腑而求之脏。二方相为表里。故)亦主之。此为短气有微饮。而出利小便二方也。喻氏谓微饮阻碍呼吸而短气。当辨之几微。
若呼之气短。是心肺之阳有碍。宜苓桂术甘汤通其阳。阳气通则膀胱之窍利矣。若吸之气短。是肝肾之阴有碍。宜肾气丸通其阴。阴通则小便之关开矣。两方并重。与金匮原文意未甚深透。于此说不可不姑存之。为中人以下说法。
苓桂术甘汤方(见上)肾气丸方(见妇人杂病)
病者脉伏。(可知其有留饮矣。)其人欲自利。利(后。则所留之饮。从利而减。一时)反(见爽)快。(然)虽利。(而病根未除。)心下续(即)坚满。(是去者自去。续者自续。)此为留饮欲去(而不能尽去)故也。(治者。宜乘其欲去之势而导之。以)甘遂半夏汤主之。此言留饮有欲去之势。因出其乘势利导之方也。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 芍药(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脉浮(本中虚也。浮中)而(见)细滑。(则为)伤饮。(谓饮水过多所伤。乃客饮而非内饮也。弦为阴主寒。数为阳主热。前寒疝篇言数弦者。当下其寒。正可触类而旁通。今按其)脉(则)弦数。(察其证)有寒饮。(是脉与脉相左。脉与证又相左。相左者势必相持。至)冬(之大寒)夏(之大热。偏寒偏热之药。不能两全。故为)难治。脉沉而弦者。(沉主里而弦主饮。其为)悬饮内痛。(无疑。)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此一节分三小节。首节言伤于客饮。以跌起内饮。次节以数弦跌起沉弦。盖悬饮原为骤得之证。若不用此猛剂。而喘急肿胀诸证随作。恐滋蔓难图也。三因方以三味为末。枣肉和丸。名十枣丸。颇善变通。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匕。得快利后。糜粥自养。(上言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重痛。谓之溢饮。夫四肢。阳也。水在阴者宜利。在阳者宜汗。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然汗亦有寒热之别。热者以辛凉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寒者以辛温发其汗。)小青龙汤亦主之。此言溢饮之治法也。小青龙汤不专发汗。而利水之功居多。二方平列。用者当知所轻重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8: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五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03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 甘草(各二两) 生姜(三两) 杏仁(四十个)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一枚)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扑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 芍药 干姜 甘草(炙) 细辛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膈在上。比心下稍高。)膈间(有)支饮。(迫近于肺。故)其人喘(膈间清虚。
如天之空。饮气乘之。故其人)满。(满极。则连及)心下痞坚。(胃之精华在面。阴邪夺其正气。故不荣于)面(而)色黧黑。其脉(因水而)沉(因寒而)紧。得之数十日。医(或疑其在上而)吐(之。或疑其在下而)下之。(俱)不(能)愈。(宜开三焦水结。通上中下之气。以)木防己汤主之。(方用人参。以吐下后水邪因脾)虚(而结)者(服之)即愈。(若胃中有)实者。(虽愈而)三日复发。复与(前方。而病)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之寒。)加茯苓(以直输水道。加)芒硝(以峻开坚结。作)汤主之。
此言支饮重证。而两出其方也。
男(元犀)按、膈间支饮喘满者。支饮充满于膈间。似有可吐之义。然既曰支饮。则偏旁而不正中。岂一吐所能尽乎。云心下痞坚者。似有可下之义。然心下之旁。为脾之部。
以病得数十日之久。虽成坚满。而中气已虚。下之恐蹈虚虚之弊。岂常法所可下乎。
故曰医吐下之不愈也。面色黧黑者。是黑而黯黄。主脾虚胃肠实也。胃肠实则不能敷布精华于上。此面色黧黑之所由来也。脉沉紧者。沉为病在里。紧为寒为饮。饮邪充满。
内阻三焦之气。喘满痞坚之证作矣。主以木防己汤者。以防己纹如车辐。运上焦之气。
使气行而水亦行。石膏色白体重。降天气以下行。天气降则喘满自平。得桂枝为助。化气而蒸动水源。使决渎无壅塞之患。妙在重用人参。补五脏。益中焦。俾输转有权。以成其攻坚破结之用。故曰虚者即愈。实者胃肠成聚。实而有物。故三日复发也。复与不愈者。宜前方去石膏之凝寒。加茯苓以行其水气。芒硝以攻其结聚。斯支饮顺流而下出矣。魏氏云、后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复聚。则有坚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坚投坚而不破者。以软投坚而即破也。加茯苓者。亦引饮下行之用耳。此解亦超。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 桂枝(各三两) 人参(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二枚一本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 桂枝(各三两) 茯苓(四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心下有支饮。(虽不正中。而迫近于心。是饮邪上乘清阳之位。故)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8: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五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04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上节言心下支饮。用补土镇水法。不使水气凌心。则眩冒自平。此节指支饮在胸。进一层立论。云胸满者。胸为阳位。饮停于下。下焦不通。逆行渐高。充满于胸故也。
主以浓朴大黄汤者。是调其气分。开其下口。使上焦之饮顺流而下。浓朴性温味苦。苦主降。温主散。枳实形圆味香。香主舒。圆主转。二味皆气分之药。能调上焦之气。使气行而水亦行也。继以大黄之推荡。直通地道。领支饮以下行。有何胸满之足患哉。
此方药品与小承气同。其分两主治不同。学人宜潜心体认。方知古人用药之妙。
浓朴大黄汤方
浓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支饮不得息。(肺满而气闭也。闭者宜开。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此为支饮气闭者而出其方治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见肺痈)
(凡)呕家(必伤津液。)本(应口)渴。渴者(病从呕出。)为欲解。今反不渴。(是胃中之客邪可尽。而边旁之水饮常存。饮气能制燥。)心下有支饮故也。(以)小半夏汤主之。
此言支饮偏而不中。故不能与吐俱出也。小半夏汤。散结蠲饮。且能降逆。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一本五钱) 生姜(半斤一本四钱)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中焦以下为腹。)腹满。(责在下焦。何以上焦为)口舌干燥。此(为)肠间有水气。(水尽趋于下。则不能复润于上矣。以)己椒苈黄丸主之。(前后分攻水结。水结开豁。则腹满可除。水化津生。则口燥可滋矣。)
此下三节。俱言水病。水即饮也。饮之未聚为水。水之既聚为饮。师又统言之。以补上文所未备。此言肠间有水之治法。
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小服而频示缓治之意。)稍增。(大抵可渐增至五丸及十丸。)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渴。不应有津液。今津液多而久渴。故知胃有实热也。加芒硝以下之。所以救胃也。)(无物曰呕。有物曰吐。病患)卒(然)呕吐。(邪从上越。则心下宜空旷无碍。乃仍然)心下痞。(是)膈间(停蓄)有水。(水阻阳气不升。则)眩(水凌心主不安。则)悸者。(宜辛温以开上焦之痞。淡渗以通决渎之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此言膈间有水之治法。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假令瘦人。(则不应有水。今乃)脐下有悸。(是水动于下也。)吐涎沫(是水逆于中也。)而(且头目)颠眩。(是水犯于上也。形体虽瘦。而病实有水。)此水(之变机)也。(以)五苓散主之。
此言水之犯于上中下之治法。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六铢) 猪苓 茯苓 白术(各十八铢) 桂枝(半两)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服暖水。汗出愈。(盖欲使表里分消其水。非挟有表邪而欲两解之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五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05

附方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此痰饮善后最稳当之方。(咳嗽症。表里寒热虚实七情劳伤俱致之。最为虚损大关头。然泛而求之。条绪纷繁。连编累牍。不能尽也。切而求之。可以不烦言而喻。盖)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此提出咳家之大源头。治咳之大手法。俨如云端指示也。后人畏其峻而不敢用。自二陈汤六安煎治嗽散。以及于宁嗽汤八仙长寿丸六八味丸杏仁酪燕窝粥之类。皆姑息养奸。引入虚损之门而死。余愿若辈发天良而自问。其亦当知变计矣。
许仁则云、饮食咳者。由所饮之物。停滞在胸。水气上冲。肺得此气。便成咳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不限四时昼夜。遇诸动嗽物。即剧。乃至双眼突出。气如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沫无限。上气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此即咳家有水之证也。自着有干枣三味丸方亦佳。大枣六十枚。葶苈一升。杏仁一升。
合捣作丸。桑白皮饮下七八丸。日再稍稍加之。以大便通利为度。
按许氏代方。一则胆识不及。一则趋时行道。轻证可以取用。若重证不如三因十枣丸。犹存古人遗轨。
十枣汤方(见上)
夫有支饮家。(饮气扰乱清道。动肺则)咳(动心则)烦(搏击阳气则)胸中痛者。(已有死道。犹)不卒死。(延)至一百日。或一岁。(虽虚而元气未竭。医者不可逡巡畏缩。)宜以十枣汤。(单刀直入以救之。此不恤名不避怨。自尽其道然也。若未至于一百日及一岁。更不必言矣。)
此承上节而言。十枣汤虽峻。舍此并无良法也。
喻嘉言云、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令人咳嗽不已。况支饮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气。逆冲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以支饮之故。而令外邪可内。下邪可上。不去支饮。
其咳终无宁宇矣。去支饮用十枣汤。不嫌其峻。岂但受病之初。即病蓄已久。亦不能舍此别求良法。其曰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正谓弦急之脉。必以治饮为急也。
犹易治也。其曰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岁。宜十枣汤。此则可以死而不死者。仍不外是方去其支饮。不几令人骇且疑乎。凡人胸膈孰无支饮。其害何以若此之大。其去害何必若此之力。盖膈上为阳气所治。心肺所居。支饮横据其中。
动肺则咳。动心则烦。搏击阳气则痛。逼处其中。荣卫不行。神魄无根据。则卒死耳。至一百日一年而不死。阳气未散。神魄未离可知。惟急去其邪。则可安其正。所以不嫌于峻攻也。扫除阴浊。俾清明在躬。较悠悠姑待其死。何得何失耶。
久咳数岁。(缘支饮积肺而咳。饮久不已。则咳亦久而不已也。)其脉弱者。(知邪不进。为)可治。实大数者(知邪日进。故)死。其脉虚者。(知正衰邪亦衰也。然邪虽衰。而正不能御之。亦足以上蔽清阳之气。故)必苦冒。(盖以)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十枣汤固为正法。而病家往往惑于时医之言而弃之。究竟当知其不易之治法。)治属饮家。
此复申言治咳必先治饮。即未定十枣汤之方。总不外十枣汤之意。寓蠲饮于补养之中也。
(然十枣汤虽为攻饮之良方。但其专主内饮。而不主外寒也。若)咳(而气)逆倚(几而)息(能俯凭而)不得(仰)卧。(咳逆之甚。何以至此。大抵久病多属水饮。新病每兼形寒。以)小青龙汤主之。(内饮外寒。兼驱为得。)
此节之上。以水饮为主。而出十枣汤一方。此节之下。以内饮外寒为主。而出小青龙汤一方。后从青龙而加减之。为咳证立两大法门。
小青龙汤方(见上)
青龙汤(温散。惟有余之人宜之。若误施于下虚之人。其汤)下(咽)已。(即动其冲气。冲脉起于下焦。挟肾脉上行至喉咙。故)多唾口燥。(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故)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然多唾口燥。尚未显上冲之形也。甚者)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厥逆。尚未至于痹也。甚者)手足(不用而)痹。(且)其面(色)翕热如醉状。(自腹而胸而咽而口而面。高之至也。然犹未至于脱。其上浮之阳。)
因复下流阴股。(而不归其源。以行气化。以致)小便(甚)难。(然既已下流。而)
时复(上)冒者。(其故何也。盖以肾邪挟冲大动。而龙雷之火无归。如电光之闪烁无定也。宜)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此言误服青龙。动其冲气。特出救逆之方治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8: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五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06

苓桂五味甘草汤方
桂枝 茯苓(各四两) 五味(半升) 甘草(三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今借苓桂味甘之方。服后)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是下焦冲逆之气既平。而肺中之寒饮续出也。)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此为肺中伏匿之寒饮。而出其方治也。桂气胜而主气。姜味胜而主形。以冲气既降。
而寒饮在胸。寒饮为有形之病。重在形不重在气也。可知古人用药之严。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服前方。)咳满即止。而更复(作)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以逼之)也。服之当遂渴。(若渴而不已。自当另筹甘润咸寒降逆之剂。今者渴病甫增。未治其渴。)而渴反止者。(火不胜水。)为(有)支饮(故)也。(但有)支饮者。(必有的据。)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有水也。)复(用前汤。)内半夏以去其水。
此言咳满得细辛干姜而止。而冲气又因细辛干姜而发者。宜于渴与不渴辨之。若渴不止者。另治其冲。若渴即止而冒与呕者。惟治其水饮。半夏一味。去水止呕降逆。俱在其中。审其不渴。则用无不当矣。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半夏(半升) 五味(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水在胃者。为冒为呕。水在肺者。为喘为肿。今)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胃气和而肺气未通也。用前方)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阳气无偶。发之最易厥脱。此方以杏仁代麻黄。因)麻黄发其阳故也。
此为咳家形肿而出其方治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 半夏 杏仁(各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若(兼见)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即于前方)加大黄以利之。
此为前证面热如醉者。出其方治也。面热如醉。篇中两见。而义各不同。前因冲气。
病发于下。此不过肺气不利。滞于外而形肿。滞于内而胃热。但以杏仁利其胸中之气。
大黄利其胃中之热。则得耳。
尤在泾云、水饮有挟阴之寒者。亦有挟阳之热者。若面热如醉。则为胃热随经上冲之证。胃之脉上行于面故也。即于消饮药中。加大黄以下其热。与冲气上逆。其面翕热如醉者不同。冲气上行者。病属下焦阴中之阳。故以酸温止之。此属中焦阳明之阳。故以苦寒下之也。
愚按咳嗽证。金匮两见。一在肺痈肺痿之下。大抵以润燥为主。一在痰饮之下。大抵以治饮为先。此仲师咳嗽各证。以此二法。立经权常变之钤法也。然其义蕴。过于深奥。难与中人以下语之。时传方书。繁杂不可为训。而张隐 高士宗二家。虽未精粹。尚不支离。姑录之以备参考。
张隐 云、咳者肺病也。有邪在皮毛而为肺咳者。有五脏受邪。各传之于肺而为咳者。此外因之咳也。有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而咳者。有脏腑之郁热。
上蒸于肺而为咳者。此内因之咳也。盖肺者。五脏之长也。轻清而华盖于上。是以脏腑之病。皆能相传于肺而为咳。然其未见于肺。而其本在于脏腑之间。故当以本末之法。
兼而行之。治无不应矣。咳论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咯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
转则两 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胆咳之状。
咳呕苦汁。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小肠咳状。咳而矢气。气与咳俱矢。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6

回帖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浅注 卷五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07

本帖最后由 老陈 于 2024-10-26 09:45 编辑

高士宗云、语云、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夫所以难医者。缘咳嗽根由甚多。不止于肺。今世遇有咳嗽。即曰肺病。随用发散消痰清凉润肺之药。药日投而咳日甚。有病之经脉。未蒙其治。无病之经脉。徒受其殃。至一月不愈。则弱证将成。二月不愈。则弱证已成。延至百日。身命虽未告殂。而此人已归不治之证矣。余因推本而约言之。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是以咳病初起。有起于肾者。有起于肝者。
有起于脾者。有起于心包者。有起于胃者。有起于中上二焦者。有起于肺者。治当察其原。察原之法。在乎审证。若喉痒而咳。是火热之气上冲也。火欲发而烟先起。烟气冲喉。故痒而咳。又有伤风初起。
喉中一点作痒。咽热饮则少苏。此寒凝上焦。咽喉不利而咳也。或寒或热。治当和其上焦。其有胸中作痒。痒则为咳。此中焦津血内虚。或寒或热而为咳。法当和其中焦。此喉痒之咳。而属于上中二焦也。若气上冲而咳。是肝肾虚也。夫心肺居上。肝肾居下。
肾为水脏。合膀胱水腑。随太阳之气。出皮毛以合肺。肺者天也。水天一气。营运不息。
今肾脏内虚。不能合水腑而行皮毛。则肾气从中土以上冲。上冲则咳。此上冲之咳而属于肾也。又肝藏血。而冲任血海之血。肝所主也。其血则热肉充肤。澹渗皮毛。卧则内归于肝。今肝脏内虚。不合冲任之血。出于肤腠。则肝气从心包以上冲。上冲则咳。
此上冲之咳而属于肝也。又有先吐血。后咳嗽者。吐血则足厥阴肝脏内伤。而手厥阴心包亦虚。致心包之火。上克肺金。心包主血脉。血脉虚。夜则发热。日则咳嗽。甚则日夜皆热皆咳。此为虚劳咳嗽。先伤其血。后伤其气。阴阳并竭。血气皆亏。服滋阴之药则相宜。服温补之药则不宜。如是之咳。百无一生。此咳之属于心包也。又手太阴属肺金。天也。足太阴属脾土。地也。在运气则土生金。在脏腑则地天交。今脾土内虚。土不胜水。致痰涎上涌。先脾病。而地气不升。因而肺病。为天气不降。咳必兼喘。此咳之属于脾与肺也。又胃为水谷之海。气属阳明。足阳明主胃。手阳明主大肠。阳明之上。
燥气治之。其气下行。今阳明之气。不从下行。或过于燥而火炎。或失其燥而停饮。
咳出黄痰。胃燥热也。痰饮内积。胃虚寒也。此为肠胃之咳。咳虽不愈。不即殒躯。治宜消痰散饮。此咳之属于胃也。夫痰聚于胃。必从咳出。故咳论云。聚胃关肺。使不知咳嗽之原。而但以清肺清痰疏风利气为治。适害己也。外有伤风咳嗽初起。便服清散药。
不能取效者。此为虚伤风也。最忌寒凉发散。投剂得宜。可以渐愈。又有冬时肾气不足。水不生木。致肝气内虚。洞涕不收。鼻窍不利。亦为虚伤风。亦忌发散。投剂得宜。至春天和冻解。
洞涕始收。鼻窍始利。咳嗽大略。其义如是。得其意而引伸之。其庶几乎。 又云、咳嗽俗名曰呛。连嗽不已。谓之顿呛。顿呛者、一气连呛二三十声。少则十数声。呛则头倾胸曲。甚则手足拘挛。痰从口出。涕泣相随。从膺胸而下。应于少腹。大人患此。如同哮喘。小儿患此。谓之时行顿呛。不服药至一个月亦愈。所以然者。周身八万四千毛窍。
太阳膀胱之气应之。以合于肺。毛窍之内。即有络脉之血。胞中血海之血应之。以合于肝。若毛窍受寒。致胞血凝涩。其血不能澹渗于皮毛络脉之间。气不煦而血不濡。则患顿呛。至一月。则胞中之血一周环复。故一月可愈。若一月不愈。必至两月。不与之药。亦不丧身。若人过爱其子。频频服药。医者但治其气。不治其血。但理其肺。不理其肝。顿呛未已。又增他痛。或寒凉过多。而呕吐不食。或攻下过多。而腹满泻泄。或表散过多。而浮肿喘急。不应死而死者。不可胜计矣。
苓甘五味加姜辛夏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 半夏 杏仁(各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水停心下。当知其先后之分。何以为)先渴(水能格火。火独行而上烁喉舌。则为渴。可于未呕之前。追溯其为水停心下。何以为)后呕。(渴必多饮。饮多上逆则必呕。
可于既渴之后。实指其)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医者不管其已过之渴。只据其现下之呕而治之。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此于咳嗽后。忽又言及水饮。以水饮为咳嗽之根。故言之不厌其复也。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见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