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回复: 0

[伤寒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验案四则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昨天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麻黄(二两,去节。甘热)细辛(二两。辛热)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在《伤寒论》中,少阴病篇有“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的记载,张仲景用麻黄、细辛的量很大,原方为二两,相当于30g,经过相关专家的鉴定,炮附子一枚重量也将近30g,而今受到药典规定的限制,用量往往很小,同时也影响了本方的疗效。笔者本人用麻黄的量多在5~20g之间,细辛的量多在5~10g之间,炮附子的量多在10~30g之间,而为了安全起见,炮附子多先煎0.5~2小时。常用于阳虚体质的患者,患者多见精神萎靡,怕冷明显,或见下肢水肿,白带多而清稀,或长期大便溏泄,或有过敏性鼻炎,鼻炎发作时,喷嚏连连,鼻涕质稀如水,绵绵不断,此类患者脉多沉迟无力。也用于治阳虚兼有表证者,清代医家钱天来称本汤为“温经散寒之神剂”。常用于感冒、咳嗽、五官病症、腰背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笔者临床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各类疾病,疗效显著,现将验案四则整理分析如下。

小儿咳嗽案

莫某,男童,8岁。患儿反复咳嗽已1月余,经市中心医院检查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百日咳),用药无效。顿咳一次可连续二三十声,前倾背曲,时有鼻涕、眼泪俱出,咳吐泡沫痰涎,同时出冷汗,喘促气短,入夜尤甚,面色青白。舌质淡红而润,苔白带微黄。

辨证:阳虚而寒重。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5g,制附片10g(先煎),细辛3g,桂枝10g,干姜10g,甘草10g。1剂,带药回家,自行煎煮,该剂中药煎出约600ml药液,每4~5小时服药1次,每次100ml,第2天1剂服用完毕。

二诊:服药后,喘、咳均有所改善,但里寒较重,必须扶阳以散寒止咳。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6g,细辛6g,制附片20g(先煎),干姜15g,炙甘草15g。2剂,自行煎煮,每剂中药煎出约450ml药液,三餐后1小时服药100ml,3天将2剂中药服完。

三诊:药后咳、喘均明显减轻,冷汗已收敛,舌苔微黄去除,面色略现红润,鼻涕眼泪俱无。方用四逆汤加味:制附片24g,干姜18g,炙甘草18g,茯苓15g,白术15g。2剂,煎服法同上,3日后咳止喘平。嘱禁食生、冷、瓜果,巩固疗效。

按 8岁小儿咳喘,前后共用两方,解表与温阳结合应用,标本并治,治伤寒而引起太少两感,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既能助麻黄解表,又能助附子温经散寒,本方往往能迅速缓解症状,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对于一切阳虚感寒之咳嗽、哮喘,皆能治之。

腰痛案

王某,女性,62岁。患者腰部疼痛1月余,经过腰部核磁共振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刻下:腰部脊柱两侧疼痛,活动后加重,不敢过度伸展身体,不敢坐凳子,即使睡觉也不敢伸展平躺,蹲下弯腰则疼痛稍微减轻。追问病史后得知在2月前搬箱子过程中有扭腰史。舌淡胖,舌苔白滑,脉浮细,重按无力。

辨证:外感风寒邪气,凝滞太阳经脉,闭阻经脉不通。

治则:温肺解表,温肾散寒,舒筋止痛。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麻黄10g,制附片15g(先煎),细辛5g,赤芍10g,白芍10g,炙甘草2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出3包药液,每包约180ml,三餐后1小时左右服药1包。

二诊:服3剂药后腰部疼痛大为改善,已经可以平卧伸展,病减过半,但出汗较多。调整剂量:麻黄6g,制附片20g(先煎),细辛5g,赤芍20g,白芍20g,炙甘草40g。3剂,煎服法同上。药后痊愈。

按 现在老年人腰腿疼痛常见,多源于年老肾虚,阴阳不足,加之外感,内外相招,故而疼痛加剧。重用麻黄、附子、细辛,温阳解表,散寒止痛,合芍药甘草汤以缓筋舒脉。肾虚应补,外感可祛,筋脉得舒,三管齐下,病重药重,3剂而病得缓解。

周身困重案

张某,男,18岁,体育生。患者自诉2~3个月来每逢阴雨天周身乏力,倦怠嗜卧,身体困重不适,患者身体中等,肌肉坚实,肤色偏黑,饮食可,夜眠佳,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实有力。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g,细辛6g,制附子15g(先煎),防风15g,肉桂5g。4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出3包药液,每包约180ml,三餐后1小时左右服药1包。并叮嘱患者服药后发汗。

患者第1天晚饭服药1包后约15分钟内未见汗出,随后自行加服1包,约5分钟后,大汗淋漓,身体倍感轻松。4剂药后反馈,虽然正值阴雨连绵天气,但感觉轻松许多,身体不再困重、乏力了。

按 第一,患者从整体来看,绝无热证可言。从“舌质淡,苔薄白,周身乏力、困重不适”来看,有少阴病的表现,遂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从现代研究来看,麻黄附子细辛汤对人体具有兴奋性。第二,患者遇阴雨天症状加重,与外感湿邪有关,遂加防风以解表祛风湿。第三,加肉桂的目的在于增强本方的发汗作用,通过发汗可以祛湿。

鼻炎案

胡某,女,48岁。患者又过敏性鼻炎病史10年余,曾服各种中西药物治疗,时好时坏,难以根治。刻下:早晨鼻塞、清水鼻涕不断,喷嚏连连,冬天尤甚,同时怕冷、手脚发冷,腰膝酸软,不闻香臭。舌淡胖而润,苔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阳气虚,卫外不固,肺窍失灵。

治则:温阳解表,宣肺温肾。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g,制附子30g(先煎),细辛10g,炙甘草10g,狗脊10g,菟丝子20g,杜仲20g,淫羊藿15g。3剂,日1剂,每剂煎出3包药液,每包约180ml,三餐后1小时左右服药1包。

药后症状大为好转,清水鼻涕消失,喷嚏减少,身上明显感觉温暖了,腰痛症状亦减轻,药已中病,再继服原方3剂,煎服法同上,以加强疗效。半月后随访,病情无反复。

按 过敏性鼻炎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免疫性疾病,根治较难,本案患者患病已多年,虽说步入中年,阳虚症状已经比较显著。清末医家郑寿全曾经论及本证:“此非外感之寒邪,乃先天真阳之气不足于上,而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故也。”用本方宣肺温肾的同时加强补骨效应,用之如桴鼓之效,实在是意料之外。(李任锋 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国医堂  张存悌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国际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李任锋\张存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