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回复: 0

[国内中医药传承] 站在圈外看中医

[复制链接]

4

主题

1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
发表于 昨天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那些事》浅议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基本共识。在具体认识上,站在不同角度的中医人和圈外人,结论自然是不会完全相同的。《中医那些事》(华龄出版社出版)的作者高瞻是一位媒体人,他的看法有哪些与众不同?

一本书,用“图说四讲”的方式追溯中医历史、演绎中医文化、阐释中医科学、展望中医未来,可以说是思维透彻、逻辑清晰、构架系统、纲举目张了。有人说:“媒体人的眼睛毒(厉害)。”这话说得有道理,不能不佩服作者的眼光敏锐、认知独到、语言精练。读了他的这本书,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与我产生共鸣。

作者用《讲好中医故事》的标题开始了他的告白,说“现代科学一般把复杂事物分解为基本组成单元来研究,而中医总是把复杂事物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所以,中医被认为是一门复杂性科学”。中医有“独特优势,治疗效果显著”,“中医可以妙手回春”,它“已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这样一门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的大学问,究竟什么样的主题值得探求?作者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开诚布公地告诉读者:“讲好中医故事,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他的书是要讲中医故事的,他的态度是要下气力把故事讲好的,他的目标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讲好中医故事,前提是愿讲,表现的是一种文化自觉。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生存保驾护航,伴随着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攀登着世界之巅,这是不争的事实。作者用圈外人的视野,以大量史料、大量数据、大量篇幅展示了中医悠久的历史、高深的文化、深邃的学术、光明的未来,为中医描绘了一个全景式的大轮廓,其中既有人们对中医的通识综述,又有作者思想认识的走笔。高度上饱含着热度,字里行间传递的是浓浓赤子情。

讲好中医故事,关键是能讲,表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圈外人对中医的认识,既有通过多种渠道得来的,更有自己亲身经历过和体验的。要确立一种观点,这些直观的感性认识非常重要;但要把中医故事讲好、讲明白,显然远远不够。为此,作者不仅心入中医,从汗牛充栋的典籍中寻找脉络;而且身入中医,到全国大小不同的医疗单位中,到包括民间中医在内的职称高低不同的群体中,去了解中医的沧桑传承、医者的实践经历和医患情结,力求用第一手资料把故事写活、把人物写真,用炽热的语言来链接起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人们,把读者的阅读兴趣带到书中来。

讲好中医故事,标准是会讲,表现的是一种文化自强。目标明确之后,方法和技巧至关紧要,只有好的愿望而缺乏必要的表现手法是无法圆满完成自己初衷的。作者充分运用了媒体人特有的表现优势、表达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广泛借力于周围的合力,汇传统方法与融媒技巧于一炉,集文字表述与绘画方式于一体,将多种趣味性元素集合于全书之中,把读者从枯燥的知识王国带入多彩的科普乐园,让他们在轻松中感受中医学术之美、养生之美。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用十几万的文字去表达它,肯定困难重重。作者采取跳跃式的手段,在匆匆一过的鸟瞰中迅速捕捉闪光的亮点,尽管具有着力灵活、穿越快捷、随心所欲的长处,终无法从根本上绕开小空间与大主体之间的矛盾:上下五千年,中医的历史积淀厚重,如何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一不易也;中医与中华文化、与儒释道文化的关系交织,如何处理好文化理念与文化现象的关系,二不易也;中医文献浩瀚如海,中医临床千头万绪,中医流派纷呈万千,如何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三不易也。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表述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很难做到,作品中出现一些欠缺和不足很难避免,给作者留下的思考和修改空间是足够的。

未来可期,希望作者在听取更多读者的真知灼见之后,再版时进行一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以不断把书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维度。

《易传》云:“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同样道理,一本书只要站位高、意境新、感染力强,同样会受到社会接纳、读者欢迎,“千里之外应之”是必然的效应。(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