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回复: 5

中药该怎么喝,效果才好

[复制链接]

3

主题

1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5-2-10 16: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人说,中药方剂要想效果好,不但熬制很有学问,而且喝法也要讲究,效果才好?

0

主题

28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10 17: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宜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驱虫、通便、开胃药饭前服,消食药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1-2小时服。特殊服药时间请遵医嘱。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服中药时最好忌食生冷、辛热、油辣、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10 18: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效果好,服药期间是要“忌口”的,即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也简称“食忌”。一般应忌食辛辣刺激性、生冷、油腻、腥膻的食物等。
     1.忌辛辣刺激性:热证忌食,会生热助阳加重病情。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容易引起胃肠道刺激,影响中药的吸收和疗效,所以服用中药期间应该避免食用此类食物。
     2.忌 生冷:寒性病忌食,会阻碍药物的吸收或加重病情。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影响中药的吸收和疗效,服用中药期间应该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3.忌油腻:脾胃虚弱者忌食,易形成痰湿阻碍脾胃影响药效吸收。油腻食物本身不易消化,在中医理论中,油腻食物进入体内易化生为湿气,容易阻遏气机。
     4.忌腥膻:螃蟹、鱼虾等海鲜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若在喝中药期间进食,容易造成机体出现过敏的现象。
     5.忌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会与中药的成分产生化学反应,进而抑制中药药效的发挥,尽量避免喝浓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10 2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服药方法及护理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1、汤剂服法

(1)分服法:即是将一日一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

(2)顿服:将一剂汤药一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常用于急危症的抢救治疗。

(3)频服:是将一天的药量,少量多次服用。多用于上部疾病,尤其是咽喉或呕吐病人。

(4)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如治疗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败血症等,多用此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2、中成药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

(1)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

(2)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

(3)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

(4)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

(5)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5-2-11 2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服用中药的时间需根据病情、药物功效和其他一些具体情况来决定。《神农本草经》曾提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即按疾病所在部位,分饭前、饭后、清晨或睡前服药。

  1.饭前服用。  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葛洪说:“未食内虚,令毒势易行”。饭前服药易使药力得到发挥。

  2.饭后
服用。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能使药性上行。消食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

  3.空腹服用。  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滋补作用的汤药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润肠通便药、驱虫药宜晨起空腹服用。早晨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阳气而升发,在阳气的推荡下,可使药力速行至病所,发挥作用。

  4.午前
服用。  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李东垣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还强调益气升阳药在午前服用。益气升阳药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5.午后服用。  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如大承气汤)。李东垣曰:“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巳时即上午9时~11时,午时即上午11时~午后1时),其他医家亦都认定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

  6.睡前服用。  镇静安神药、涩精止遗药、缓下药等宜睡前服用,有利于次日清晨吸收。

  7.顿服。 顿服一般适宜于病情比较急的患者,也就是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取急病急治之意。《千金方》载:“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时日吉凶,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目前,一般的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法。

  需要注意的是,现今很多患者脾胃偏差,大部分的药都不适宜空腹服用,而在上、下午服用最好。一般药物一天服2次,饭后1小时以上或半空腹状态服用较好,晚上9时以后不要服药,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及夜间睡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咱启疾光网站主页“中医基础--中药学”里《中药的用法》这篇也是讲如何科学服用中药的。题主和大家都可以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