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洪涝灾害期间要注意饮用水卫生及安全

[复制链接]

2

主题

15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0
发表于 2025-9-22 1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洪涝灾害发生时,暴涨的洪水淹没城镇与村庄,致使生活垃圾、粪便、农药、化肥、工业毒物等混入水体,引起饮用水水源污染,给人们带来健康风险。因此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卫生及安全备受关注。

洪涝灾害导致的饮用水卫生问题

洪涝灾害导致的饮用水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1.洪水冲刷地表或厕所将大量人畜粪便、垃圾、污水、动物尸体等冲入水中,可能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使灾区感染性腹泻、痢疾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增加。

2.大量泥沙、植被、漂浮物会被洪水冲入水中,造成水质浑浊,感官性状恶化。

3.城市内涝可能淹没储存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厂房库房,造成水源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

1.确保水源安全
洪涝发生后要迅速对原有水源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若水源地遭到破坏或污染严重,应及时选择新的水源或备用水源,临时水源优先选择地下水。

2.保障供水单位正常安全运转
被淹没的自来水厂、供水设施,应立即停止供水,待水退后经彻底清理消毒、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水。供水单位应强化供水单位是饮用水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承担起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饮用水的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同时供水单位应加强供水设施的巡回检查,做好水源设施的卫生防护和水质检测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

3.加强重点风险水质指标监测
洪涝灾害发生以后,对于饮用水安全最大的风险是生物性风险,因此在水质监测过程中应把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剂指标作为重点监控指标。若洪涝灾害已导致了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还得重点加强对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监测。

4.保障临时应急供水
洪涝灾害导致难以就地获取饮用水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临时性应急供水。瓶装水运输方便,水质安全,可用来解决应急饮水问题。在道路交通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利用水车送水,水车空间密闭,相对卫生安全,居民可就近取水,使用方便。水车供水时,需要注意在水车使用前要对水车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在使用过程当中也要落实专人负责,注意做好饮用水消毒和水质监测工作,确保水质安全。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不喝生水,喝白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严防病从口入。

2.自觉保护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及时清除水源地周边及上游的污泥、垃圾、动物粪便、动物死尸等污染源,尤其要做好厕所等关键部位的清洁卫生。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雨水、垃圾。

3.雨水中的不明病原体可能致敏,甚至导致气血斑、皮疹、湿疹等,因此要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雨水浸湿部位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

4.注意手部清洁,用流水和肥皂洗手,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用完后用肥皂洗净。

5.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不能盲目大意,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一定要及时就医。

6.一旦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监督部门。饮水后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