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无邪 于 2025-9-29 17:53 编辑
很多中医初学者都会对此感到困惑。简单来说,《濒湖脉学》是李时珍撰写的一部完整的、系统性的脉学专著,而《濒湖脉诀》通常指的是这部专著中便于记诵的核心部分——即27种脉象的七言歌诀。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它们的区别和关系。
《濒湖脉学》
这是李时珍(号濒湖)在继承和发展前人脉学理论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影响深远的脉学经典。它是一部完整的著作,结构清晰,内容全面。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四言举要》:
这是本书的第一部分,其原作者是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根据宋代崔嘉彦的《四言脉诀》删补而成)。
它采用四言诗的格式,从宏观上系统地阐述了脉学的基本原理、诊脉方法、三部九候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各种脉象的主病以及预后等。可以看作是脉学的“总论”或“导论”。
2.《七言脉诀》:
这是本书最核心、最广为人知的部分,由李时珍亲自编写。
它采用七言诗的格式,分别描述了27种脉象(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
对每一种脉象,都精炼地描述了其形态特征、相似脉的鉴别以及所主病症。
特点:体系完整,论述详明,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是学习脉学的标准教科书。
《濒湖脉诀》
这个名称中的“诀”字,是“歌诀”、“口诀”的意思。在中医古籍中,常把那些为了便于背诵而编写的韵文或诗歌体内容称为“XX诀”。
因此,《濒湖脉诀》通常特指《濒湖脉学》一书中那部分关于27种脉象的《七言脉诀》。
因为它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所以从全书中被单独摘录出来,广为流传。
很多人,尤其是初学者,接触和背诵的就是这部分“脉诀”。
久而久之,人们有时会用《濒湖脉诀》来代指整本《濒湖脉学》,但在严格意义上,它指的是其核心的歌诀部分。
所以,当人们提到《濒湖脉诀》时,绝大多数情况下指的就是《濒湖脉学》里的七言歌诀。而《濒湖脉学》则是包含这部分歌诀在内的整本书。
对于学习者来说,正确的路径是:
1.先背诵《濒湖脉诀》(七言部分),熟记27脉的形态与主病。
2.再深入学习《濒湖脉学》全书,特别是《四言举要》,以建立完整的脉学理论框架,理解脉象背后的医理。
当然也有很多人默许《濒湖脉诀》就是《濒湖脉学》的俗称,个人观点认为偏向《濒湖脉诀》只是《濒湖脉学》的一部分。不足之处,欢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