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头治理:清除蚊子孳生地
一、校园常见蚊子孳生地
1.小水坑(指甲盖大就能生蚊宝宝)
饮料瓶、饭盒、玻璃瓶、花盆托盘、拖布桶、饮水机水槽、空调小水盘、水培植物等。
2.中水坑(操场边、车库角常见)
景观喷水池、消防水池、大水箱、地下车库的积水井、下水沟、小洼地。
3.怪水坑(容易被遗忘)
楼顶凹槽、排水沟、生物角里的富贵竹/莲花、放假没人住的宿舍厕所。
4.轮胎陷阱
将防撞轮胎、废旧轮胎等钻孔排水或搬进屋里,别让雨水留在里面。
二、三步清理蚊子孳生地
1.马上动手
每天小扫、每周大扫,将瓶子、饭盒、托盘里的水统统倒掉,将容器刷净、倒扣。
2.长期看管
给排水沟、井盖加防蚊闸;
水池里养小鱼(孔雀鱼、金鱼);
消防水缸、饮水桶盖上盖子,定期洗;
轮胎戳个洞,或搬进屋里或雨棚下;
景观假山、榕树的孔洞用砂土封填处理。
3.技术帮忙
实在清不掉的小积水,让老师放环保杀虫颗粒(像撒盐一样,1~2粒或一小包就够管上半个月)。
三、需特别关注的绿植孳生点
1.芭蕉树 (“大碗”叶杯)
它的叶柄像个小杯子,能接满雨水,成为蚊子孳生点。
处理方法:换成叶子存不住水的植物,比如桂花树、紫薇花等。
2. 竹子(“危险”竹筒)
竹子砍掉留下的竹节,里面是空的,下雨就会存水。
处理方法:用沙土填满,或者在竹节上钻个小洞让水流走!
3.大树(“隐蔽”树洞)
大树身上的小洞洞,会偷偷存水,是蚊子躲猫猫的地方!
处理方法:用水泥或沙土把它填平!
物理盾牌:让蚊子飞不进、叮不到 做好三招防护措施:
1.个人:尽量穿浅色长袖+正确使用驱蚊水(含DEET/派卡瑞丁等正规产品)。
2.教室、办公室及宿舍:建议安装防蚊纱窗,宿舍配备蚊帐。
3.技术帮忙:灭蚊灯 (傍晚开、清晨关,并及时清理和维护)。
精准打击:必要时“打蚊子” 学校要坚持“以孳生地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在周边区域发生蚊媒传染病疫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控部门发布蚊密度预警或成蚊密度已明显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学习(如白天被大量叮咬)时,应启动成蚊消杀:
1.室内偶发成蚊
家用杀虫气雾剂(含拟除虫菊酯):15m²房间约10~15s,重点喷柜后、床底、墙角线,施药后关闭门窗30min,再通风20min。灭蚊片:15m²用1片,点燃后人撤离,0.5~1h后通风。
2.校园大面积消杀
安排有资质专业队伍,使用“三证”齐全卫生杀虫剂,并做好记录:卫生杀虫剂名称、时间、剂量、操作人。
共建共享:让每个人都成为防蚊员 一、健康教育
每学期1次“防蚊班会”+1次“清积水劳动日”。
二、家-校-社会联防
家长群推送“防蚊三件套”(清积水、挂蚊帐、穿长袖),联合社区清理校园外50~100m范围积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