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启疾光网 中医启疾光 杏林诗话
订阅

杏林诗话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三)
〔南北朝·南朝·宋齐梁〕沈约 雅有洄酌风采苹。蕴藻之菜非八珍。涧溪沼沚贵先民。明信之德感人神。譬诸礿祭在西邻。
2025-4-23 22:17
病中
宋·王令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小阁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
2025-4-22 21:48
宋·韦骧咏花词|减字木兰花·水仙花 洛阳春·丁香花
减字木兰花·水仙花 雕阑香砌。红紫妖韶何足计。争似幽芳。几朵先春蘸碧塘。玉船金盏。谁谓花神情有限。绰约仙姿。仿佛江皋解佩时。 洛阳春·丁香花 冷艳幽香奇绝。粉金裁雪。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 ...
2025-4-17 21:14
张伯端《西江月》十二首
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道教南宗初祖,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他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四库全书》将其所著《悟 ...
2025-4-16 22:35
新作西庵将及春景戏成两诗请李思中节推同赋 再赋
新作西庵将及春景戏成两诗请李思中节推同赋  再赋
(一)百草霜雪死,半天河汉斜。竹含轻紫粉,梅发淡红花。蘸甲香醪酽,搔头垢发华。北亭欢宴罢,灯烛夜明沙。 (二)起自然铜鼎,烹茶滴乳香。深冬灰正冷,新腊雪须当。我意空青眼,君才贯众长。唱酬几百合,衰白 ...
2025-4-15 21:28
元天锡 陈三立 郁达夫|病中作
元末明初·元天锡 寂寞愁怀未可摅,一窗风雪正萧疏。齿牙疾痛连针炙,头发蒙尘不洗梳。 陈三立 腐肠暴下薄秋期,内食阴阳鬼瞰之。云片常笼延息榻,蝉声渐落挂魂枝。 郁达夫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 ...
2025-4-14 20:37
从成语“蒙以养正”说起
“蒙以养正”源自《周易·蒙卦·彖辞》。蒙卦为《易经》第四卦,与教育密切相关。“蒙以养正”是指从童年阶段,就要给予正确的指导、教育。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健康,往往是人生幸福的基础。如果在这阶段不懂得爱惜 ...
2025-4-13 19:21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的成语典故●治病求本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的成语典故●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其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也喻解决矛盾与问题时一定要找到并抓住其主要根本原因及根本原因的主要方面,从而得以彻底根除。典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2025-4-10 22:18
虎撑与铃医有何渊源
虎撑又称作“报君知”“药铃”等。在古代,虎撑主要是铃医(走街串巷的游医)的行医标志和工具。一方面,它作为身份象征,让人们能识别出行医者;另一方面,铃医走街串巷时摇动虎撑发出声响,可起到招揽生意的作用。 ...
2025-4-9 21:32
西江月·丹是色身至宝
宋·张伯端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死生妙用。不待他身后世,现前获福神通。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2025-4-8 21:32
成语典故·同病相怜
成语典故·同病相怜
“同病相怜”原指有同样疾病的人彼此有怜悯之心,后比喻有同样不幸的遭遇者相互同情。典出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四·阖闾内传·元年》 :“子胥曰:“吾之怨与喜同。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
2025-4-7 21:14
漫谈“上医医国”
“上医医国”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国语·晋语八》。书中记载,晋平公病重,秦景公遣名医医和前往诊治。晋国大夫赵文子(赵武)问医和:“医者之术,可及于治国乎?”医和答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
2025-4-2 22:36
除夕病中作
不解成何节,惊从稚子传。冻烟催作夜,残雨湿经年。老畏流光掷,寒添病态偏。飞腾向来意,空付一潸然。明王世贞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 ...
2025-4-1 21:11
解佩令
张伯端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识五行、逆顺颠倒。妙理玄玄。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阳神离体,杳杳冥冥,刹那间、游偏三岛。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合真空,太虚是了。 ...
2025-3-31 22:54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挂金索》药名曲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挂金索》药名曲
【挂金索】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此曲依次用药名石榴花、胭脂、丁香、芙蓉、珍珠、香罗、杨柳、黄花(即菊花)共用了八个药名,构思奇特,描写 ...
2025-3-29 22:0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