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启疾光网 中医启疾光 杏林诗话
订阅

杏林诗话

蒲松龄与《草木传》
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撰写的一个药性剧《草木传》,亦名“药性梆子腔”。与之相类的尚有《本草记》、《药会图》、《草木春秋》、《群英会》四种,是以戏曲讲述中医药知识的古代科普文学作品,堪称本 . ...
2021-11-27 14:33
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
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
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宋·黄庭坚杨侯济北使君子,幕府从容理文史。 府中无事吏早休,陟厘秋兔写银勾。 驼峰桂蠹樽酒绿,樗蒲黄昏唤烧烛。天南星移醉不归,爱君清如寒水玉。 葳蕤韭荠煮饼香, ...
2021-11-23 20:19
药传母子牵挂情
以(中)药传情,在古时经世可见,当然,以男女闺情题材表达甚多,不少情真意切、奇文瑰句、脍炙人口的诗词被广为传颂,比如,宋代幸弃疾的《满庭芳· 静夜思》、陈亚《生查子· 药名闺情》、明代冯梦龙《童痴一弄· ...
2021-11-22 18:32
医人
医人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按:在这首诗中,唐朝苏拯站在病人的角度,对那些为谋取私利而置病人利益于不顾、滥用 ...
2021-11-22 17:11
水调歌头·汤头拾趣
水调歌头●汤头拾趣元·无名氏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 ...
2021-11-22 16:37
吴茱萸药名由来故事暨重阳思亲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千古绝唱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还反映了古代重阳插吴茱萸这一民间习俗。 ... . ...
2021-11-22 14:04
薏苡之谤
薏苡之谤 ——与中医相关的典故之十一有一味中药叫“薏苡”,与一个叫“薏苡明珠”的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指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它来自一段历史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领兵到南疆打仗,军中士卒病者 ...
2021-11-21 20:19
杯弓蛇影暨胸腹之疾“弩影”
杯弓蛇影暨胸腹之疾“弩影”
此见于东汉学者应劭著《风俗通义·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晋书·乐广传》又有类似故事记载,说的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后而生病的故事。这就是“心病”,用来比喻因疑神疑鬼、自相惊扰而引起恐 ...
2021-11-21 20:14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 ——与中医相关的典故之九华佗是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除两个不同的处方。两位病人心生疑惑:为什么患的是同一诊状,开的药方 ...
2021-11-21 19:49
卖药女巧对“诗佛”王维结良缘
相传,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 一日偶染小疾,便前去一乡间药房买药,见柜台内一位衣着朴素的妙龄少女,于是便想趁机以“对子”试试这位少女的才气如何。 王维开口问:“我要买宴罢客何为 ?” 女微微一笑作答: "宴罢酒酣 ...
2021-11-20 19:14
药名脱代成语(成语药谜)
中药,不仅是医家治病救人、起死回生之良方,病患枯苗望雨、霍然而愈之软香,而且也是诗人妙笔生花、斐然成章的温床,词者字字珠玉、情文并茂的华章。在古代,中医药就是济世安邦,就是诗情画意,就是人情文章。如此 ...
2021-11-20 19:03
中药诗文味无穷
——明心见性话诗情之二十一 菟丝防己青木香,芫荽迎春花生姜,银杏葡萄枇杷叶,川芎黄荆仙人掌。 这十二味花木水果草植,看似平常,若取其不同的份量进而煮熬制丸,可祛人体内之湿气,促其健康。 中药文化博大精深 ...
2021-11-20 16:45
药名(谜语诗)
明代戏曲作家冯梦龙写过一首题为《药名》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 ...
2021-11-20 16:12
集药名次韵
北宋徽宗时进士洪皓,在宋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 ...
2021-11-20 15:59
桑寄生传
桑寄生传
明·萧韶作《桑寄生传》内容颇有趣。乍看以为是人物传记,实际上却是用中药名称编撰的故事。作者娴熟中药,文中集当归、远志、刘寄奴、青箱子等药名八十余种,取其谐音敷衍成篇,仿唐传奇“翻空造微”假借小说以见 . ...
2021-11-19 20:5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